“长姐拟的什么?快告诉我!”
风继假装没有听见皇夫的惊呼,转头对风临展颜一笑:“秘密,待你生辰便知。”
“秘什么秘密!”皇夫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一把将筷子拍在桌上,“风继你好大胆!不仅妄言分封之事,连亲王封号你也敢妄拟!你、你当真是糊涂!你母皇叫你做什么你便做吗?你真不怕有个万一……”
见状不好,风继飞速放下筷子,说:“父亲我吃饱了女儿还要忙旁的事先走一步父亲恕罪。”说罢拔腿便溜。
“你……”
一旁的风临也有样学样:“父亲我也吃饱了,今日的功课还没有温习,我先回去了。”说完也一溜烟跟着风继屁股后面跑了出去。
“你、你们真是……”皇夫无奈地拍了下桌子,转头和身后的文雁说,“你瞧瞧这两个孩子,真是越发淘气了!当真是气人!”
文雁笑道:“殿下没法子,奴也没法子,由着孩子们顽罢!”
皇夫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一时的气也散了,忍不住说:“你瞧她们,昨日还是枕头大的孩子,今日便成了这样出挑的女孩……继儿将及笄,临儿也要封王了,时光当真匆匆……文雁,你说他如今……”
话音戛然而止,文雁抬眼望向皇夫,皇夫的目光飘窗外,神情落寞。文雁心知主人所想,安慰道:“殿下,小皇子如今也很好……”
皇夫闻言叹笑,道:“是啊,他当然是很好的。只是我……算了,不提了。”
回到殿中风临再三追问,风继始终不肯透露取了何字,吊得风临夜里辗转反侧,连着两三日都在思索此事。
直到第四日,武皇的一道圣旨令她将此事抛诸脑后,满心满眼地为长姐欢喜起来。
武皇于朝中宣旨,册泰王风继为太女,于及笄之日行册封之典。
当日圣意晓谕六宫,天下皆闻。然立储重事,朝野内外却没什么争议,倒不如说百官早已料到了此事,丝毫不感意外。
这十几年来,武朝上下人人皆知,当今陛下器重长女。
武皇初得此女时宠爱非常,日日抱着还是婴儿的风继批阅奏折。风继两三岁时,武皇便任由她出入紫宸殿,搂着她拿奏折教她识字断句。那几年朝中大臣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奏折上多了几行歪歪扭扭的字,时不时还有黑乎乎的小手印。此举引得谏官谏了四五年“陛下宠之太甚。”“小儿岂可议朝政。”
此女生父高贵,又身居嫡长,自己又聪慧勤勉,严冬酷暑,从未间断过功课。更兼品德敦厚,尊师重道,礼贤下士。不仅京中名士对她赞誉有加,连百姓也对其颇为崇敬,一件“贤泰王巧断李家案”,更是传遍大街小巷,颇受百姓称赞。
曾有的几次历练,风继也表现非凡,可圈可点,无论从出身、功绩还是声望,当今皇女之中唯有风继。她为太女,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今应验,也全在意料之中。
因而武朝上下皆为国本得定而欢腾,全无党派之争,彼此间的恭贺倒也有了几分真意。而其中的子丞相可谓是春风得意,作为皇夫的亲妹,太女的亲姑姑,她而今可称得上一句声势至顶。
然而即便是这样无可争议的储君,也有人心怨难平。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泰王门卿的欢喜,便是皇太夫一派的忧愁。
皇太夫从来不喜子家人,更看不上皇夫所出的两个皇女,往日里因着私心,所偏的便是刘昭仪所出风恪。曾经明里暗里同武皇暗示多次,却不想她到底立了风继,皇太夫因自己本家势力渐微本就憋闷,眼下的指望又落了空,一时间怒火攻心,当日便病卧在床。
慈安宫立刻遣人去北皇城奏报武皇,武皇还未得空褪下龙袍,得知消息后便直奔慈安宫去。不成她想进了殿中,却见太史令也被请了来,武皇心中微沉,面上却平静无波,恭敬冲皇太夫问安,尔后便坐在一旁静等他的说辞。
果不其然,太史令应声开口,夸夸而谈,所言不过四字——星象冲撞。皇太夫坐在床上,冷着脸听完太史令的话,直直盯着武皇。
武皇还是那副平静的表情,没有说什么。太史令也是个有眼色的,讲完自己的话便退至一旁,不再作声。皇太夫见武皇沉默,于是自己先开口道:“按大人所说,寻一位那样的人侍疾本宫便可康复?”
太史令低头回道:“回皇太夫的话,正是如此。此人至皇太夫近前便可化解星象冲撞,宫中再置朱砂于屋四角,辟邪震气,便可保金体安康,不出两月您便可好转。”
皇太夫连忙道:“既如此,还等什么?快宣那子徽仪入宫!”
话音未落,武皇微眯双眼,忽然笑着开口道:“父君,这无名由,如何宣臣家子入宫侍疾呢?总不能为所谓的星象之说便强留一男童于内宫之中,于礼也不合。”
皇太夫冷笑道:“这有何难?那孩子与风依云年岁相仿,召进宫做陪读不就好了!”
话音荡在殿中,武皇久久不语。皇太夫见状叹气说:“本宫知道你思虑重,但本宫身子一直不好,也是别无他法。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更要记得我朝以仁孝治天下!父亲抱恙,便是无稽之谈难道不能一试吗?切莫忘了为女之本。”
武皇微微抬眸,笑道:“既然父君有决断,那就按父君的意思办吧。”
皇太夫见她首肯,心中郁气稍散了些,追击道:“国本已定,本宫心也甚慰。前朝平定,陛下也该思虑后宫之事了。先帝曾有子女一十四名,而今你却不过五位后嗣,连先帝的一半都不及,实在叫本宫忧心。太女来日理朝,身边无亲姐妹帮衬怎行?陛下何不趁此举一次选秀,充实后宫,也好为皇室多散枝叶。”
武皇微笑道:“让父君为朕忧心,是朕的不是。只是现如今朕忙于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