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爹。”小骊珠哈哈大笑,扭头对始皇帝道,“你知道系统刚刚说了什么吗?”
心情很好的始皇帝顺着小骊珠的问题问她:“说了什么?”
“它说‘你们爷俩敢不敢看一下玉米和水稻的亩产量’。”小骊珠不仅把系统刚刚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复述了一遍,而且还是学着它的语气说的。
复述完了之后,小姑娘道,“我们爷俩有什么不敢的?”
“对吧?爹。”
最后那句话小骊珠是问始皇帝的。
小姑娘哪怕自认为自己的防骗意识很强,但是事实上到底是单纯,不像始皇帝,他已经从系统这近乎挑衅的一句话里听出了不对劲。
但是始皇帝压根没在怕的,对于他来说,小骊珠能够抽到亩产十三石的小麦种子已经非常好了,他不是那种贪心的人,更不会得陇望蜀。
当然了,主要是因为始皇帝觉得就算玉米和水稻的亩产量要比小麦的高,但是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玉米既然和小麦、水稻作为选项同时出现,那么肯定是粮食无疑了,但是始皇帝听都没有听过,更别提吃了,对它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所以没能抽中它,始皇帝是一点都不可惜。
至于水稻,始皇帝倒是知道,也吃过,但是说实在话,水稻的亩产量并不高,一亩只有半石的产出而已。
别说让水稻的亩产量翻六倍了,就算让它翻二十六倍,那么它的亩产量也仅仅只是和小麦持平而已。
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咸阳,或者说北方地区多以旱田为主,所以最宜种植的粮食是小麦而非水稻。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都已经修建了郑国渠,小麦的亩产量都提升了,水稻的亩产量却依然那么低的原因。
真正适合种植水稻的是南方地区,比如说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以及象郡等等,但是这些地方离权利中心实在是太远了,远到他们对长江以南的地区知之甚少,少到始皇帝曾在岭南地区折损了三十万大军。
虽然最后大秦的军队成功地征服了百越,但是前后总共花了七年的时间,折损将士无数,可以说就算胜了,那也是惨胜。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所以小骊珠没有抽中水稻,始皇帝也同样不觉得可惜。
这么想的始皇帝坦然的对小骊珠点点头道:“对,我们爷俩有什么不敢的?”
始皇帝这个毫不犹豫的态度给了小骊珠十足的信心,小姑娘当下更加神气了,对系统道:“听到了吧?我们爷俩有什么不敢的?”
“看就看。”
说着,小骊珠就用意念点了点屏幕里那张标有“玉米”二字的牌子,然后……
然后小姑娘脸上神气的小表情就僵住了。
【嘿嘿嘿。】这下轮到系统笑了,它道,【珠珠你就说吧,你的手是不是有点臭?】
“才不臭。”小骊珠嘴硬地道,然后问始皇帝,“爹你说,十六石两钧跟十三石不是也差不多吗?”
始皇帝面不改色地道:“确实差不多。”
“那二十三石两钧和十三石是不是也差不多?”
始皇帝面不改……不行,始皇帝想要面不改色有点难了,他看向小骊珠,用眼神询问她:二十三石两钧?
看懂了始皇帝这个眼神的小骊珠冲他点点头,没错,就是二十三石两钧。
始皇帝默默地吸了一口气——
十六石两钧和十三石确实是(非常勉强地)可以算得上差得不多,也就一亩地差四百二十斤,十亩地差四千二百斤,一百亩地差……算了,不算了。
反正依照小骊珠这会儿在始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一亩地差三石两钧什么的,完全在他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是一亩地的产量差了十石两钧……
也就是说一亩地差一千二百六十斤,十亩地差一万两千六百斤,一百亩地差……算了,算不下去了。
换做是别人的话,始皇帝不喷他个狗血淋头都算轻了,但是换做是小骊珠的话,始皇帝能怎么办呢?
低头看着小姑娘弯着眼睛冲他露出一个可可爱爱的笑容,始皇帝也只能够原谅她了。
“嗯。”始皇帝(十分)违心地道,“确实是差不多。”
说完,他问小骊珠,“亩产十六石两钧的是什么粮食?亩产二十三石两钧的又是什么粮食?”
照始皇帝的猜测,前者应该是水稻,后者则是玉米。
但是小骊珠的回答却出乎始皇帝的意料:“额,都是玉米的。”
见始皇帝不解地看着她,小骊珠解释道:“它这里是这么写的啦,可能是考虑到土壤和天气的原因?所以玉米的亩产量最低十六石两钧,最高可以有二十三石两钧。”
“那水稻呢?”始皇帝问。
“我还没翻呢,现在翻来看看。”反正玉米都看了,也不差一个水稻了,小骊珠心想,水稻的亩产量再高,也不可能高到离谱的程度吧?
毕竟小麦的亩产量才十三石呀。
然后……
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它的亩产量真的高到离谱!
小骊珠看清楚了标有“水稻”二字的牌子后面写的亩产量后,突然有点不敢和始皇帝对视了。
“爹。”小骊珠道,“反正我们也没有抽中水稻,要不然我们就别看了吧?”
她怕影响他们父女俩的感情。
不开玩笑地说,小骊珠这个反应可比系统刚刚近乎挑衅的那句话更让始皇帝觉得不祥。
“说罢。”始皇帝道,“朕什么大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