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莹从周家院子走出来,便看到泥巴院墙围着的村庄,分布在这个山窝窝里,四周皆是连绵起伏的大山。
周家所在的生产队小组,房屋大都建在一条村街,街道铺了青石板,两边都是人户。
除了周家新建的土墙房屋,更多是灰黑色的木板房,这种建筑年代更久远,可以追溯到建国以前,沿路能看见不少公社时期的产物。
如今刚包产到户,也是刚把公社改为乡镇,但是墙壁上还是随处可见又红又专的标语。
这会时间不早了,村里劳动力都在地里枪收成,村道上很是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小孩哭闹声。
林秀莹好奇又新鲜地走在这条八十年代的村道上,感受着八十年代的阳光清冽地拂过脸颊,用布包裹着饭盒,步履轻快地往村口走去。
原主娘家在另一个村子,从周家生产队到娘家生产队的这条路,原主是有记忆的,但是县城的路,原主却是没什么记忆。
记忆里,原主从小到大,就没有去过县城,唯一几次对有县城有过的回忆,是原主父母带着姐姐或弟弟去县城,她坐在村口等他们回来,从早上等到太阳落山,等了一天的小小背影。
林秀莹鼻头微酸,轻抚胸口,童年的酸甜苦辣,仿佛刻在了骨子里。
既然她成了八十年代的林秀莹,她也一定会好好珍爱这副新的身体,只有自己的身体,陪伴自己最久,值得自己的最爱。
林秀莹很快走到了村口,一路朝着前往县城的公路上走去。
这条公路不是大城市的柏油马路,也不是水泥路,连碎石路都不是,不仅不平顺,走几步还有半米高的大石包,这是真正的山路,记忆里是公社大集体时期,全村人民靠着双手在山里挖出来的一条公路。
如果在这条路上骑自行车,都能给甩飞起来。
想到自行车,再想到这是八十年代初期,买自行车还需要指标,真是让人感慨万分。
林秀莹不知不觉,竟然走出了村子,走到了通往县城的公路上。
这截儿路,大约有八里地,还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她感觉没多大会儿就走完了,身体还感觉不到累,想到去县城还挺亢奋。
也是这个年代锻炼出来的,身体素质好,走个路轻飘飘的,都没喘口气的。
林秀莹笑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山里全是树林子,天然的森林氧巴,如果不是生活太贫苦了,她还挺喜欢这个地方。
走到通往县城的公路上,这条公路就大为不同了,虽然也不是柏油马路,但至少没有大石头包了。
林秀莹看到好几个这个年代的人,男女都穿着中山装那种款式,还带着小孩,在路口等车。
她好奇地张望一会,又暗自笑起来,她如今不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了。
她也走过去等车,这要是走到县城,估计要一两个钟头,到时候不好赶回来。
县城虽说有招待所,但她今天只是去县城逛逛,身上只带了五块钱,而且她也不知道,这八十年代的招待所发展成什么样了,跟七十年代一样需要介绍信才能住啊,还是取消了介绍信,她都还不清楚。
公路上很少看到小汽车,这还是通往县城的公路,连接了十几个乡镇。
林秀莹没想到,这班车这么难等,竟然等到了太阳都火辣辣的,才搭上绵州到县城的长途班车。
她上车才知道,附近乡镇每天只有两趟车,早上一趟车,下午一趟车,要赶车就得天不亮赶路到公路上,那时候班车才多。
长途班车路过,也会搭载短途乘客,车费也是跟坐乡镇短途班车一样的,一毛五分钱。
历经了一上午的等车时光,林秀莹终于坐上了班车,看着班车行驶在蜿蜒的道路上,心情也逐渐飞向了前方。
班车上还挺热闹,有些熟人搭着伴儿的,上车开始谈天说地。
林秀莹耐心地倾听,听他们说到今年包产到户,粮食大丰收,估计要收成上万斤,说到多久交粮食税,还有城里的亲戚买了自行车,这些话语落在耳朵里,她听得也挺入神,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
“咱剑州的老百姓穷啊。”
“以前有句老话,生在剑州县,青天看不见,穿的老蓝布,吃的酸菜饭,春天遇天旱,捐税交不完,生病没有药,缺米又缺盐,现在生活开始变好了,日子也有盼头了。”
林秀莹看班车上的老百姓,确实大都穿着老蓝布,周家那一排缸子里,就有一杠子腌酸菜,这酸菜不是北方用大白菜腌制的,是用青菜腌制的,腌出来也是绿油油的。
这里是山区,很少大块平顺的土地,几乎都是分成小块小块的,有的土地还在山坡上斜着,就那么小几分地,也不舍得浪费了,也要种成粮食。
林秀莹听着车上热闹的谈笑声,饶有兴致地听了一路,很快就在大家的期盼中,班车驶向了剑州县城。
剑州县城不大,在书中也几乎没有多少描绘,毕竟这本书的主角,讲的是八十年代一位沿海发达地区大佬的奋斗史,那位大佬生活在哪里,林秀莹忽然记不清了,她只记得对方的名字。
班车驶向了县城,停在了汽车站,林秀莹收回思绪,也从班车下来,看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班车,从汽车站下来,往城内走去。
县城人流涌动,比想象中更多,她沿着河边,一路走到了东门桥,桥头的百货商场,醒目地伫立在这。
林秀莹好奇地看着八十年代初的百货商场,朝着商场门口走了进去,一进去里面闹哄哄的,人们围着柜台抢购。
商场内摆着琳琅满目的货架,最让她震惊的是收银台,无数根铁丝从收银台牵出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