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狸认为自己要重新捋一遍思绪。
三百年前。
某一年的春天,林间雪水化为溪水顺着山坡潺潺流下时,阿狸从树洞中滚出来,一溜烟儿顺着青草小道跑到溪边洗干净小脸和爪子,爬到一堆干草里刨出昨夜没有啃完的兔子,血肉的美味还没有到嘴边已经侵入心脾,让阿狸这几十年活得太满足了!正当她张开血盆大口准备怼肉的时候,一道金光劈在脚边的枯枝上,轰的一声,半山的鸟儿全部赶紧抱着鸟蛋飞走。
白光飘摇,几位上了年纪拖着长长裙围的老头儿出现在阿狸面前,其中一位面貌如画,最为慈祥,说起话儿来嗓音就像是金钟寺的大钟唱歌一般动听,只见他哼哼唧唧啰嗦完,伸出一根又细又长枯枝一般的指尖,对着阿狸的脑门轻轻一点,四周顿时犹如升至仙境,鹤吟龙吟,漫天白光照彻大地。
阿狸嘴边沾满了兔毛兔血,半块肉还挂在犬牙上,一脸茫然。
“可是狐乡阿狸?”
阿狸左右看看,确定现在这个白光中只有自己,才犹豫点点头。
大神官展开双袖摆好姿势拿着金幡子准备对着阿狸开唱-----
一阵呼天抢地的哭喊声瞬间将所有人拉回了现实。
阿嬷是个容易激动的老狐狸,就连和她一起生活的阿狸和凤嘉都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岁,平日子她总是系着花色方巾弯着腰挎着竹篮子到人间去兜售一些山上采摘的野果子,换些干粮和钱财补贴家用。凤嘉和阿狸是她在河边拾回来的,彼时凤嘉浑身伤病,羸弱不堪,养活自己都困难,而阿狸呢,是白狐中某个叫言萩的武神官的遗腹子,全身下上除了手腕上的一抹红缨带啥值钱的都没有,是个长着嘴巴秃噜要饭吃的好材料。
阿嬷在朝晖国废墟中到底捡拾了多少孩子谁也不知道,活了几个,死了几个,她自己都说不清楚,阿嬷说将他们的尸体埋在湖边岸边一棵大柳树下。
“有狐狸的地方就有五叶桃树,你看,从尸体上长出来的!”
阿嬷指着坟地里遍地的小桃树苗对阿狸讲。
果然是一片美丽的狐狸塚。
“桃花春红,桃胶香甜,左右簇拥,招蜂引蝶,男人女人都是穿着宽大的衣衫,腰间用野草随便系着,倒挂一圈野花,在老桃树的枝干上沿着月光留下的余晖漫步,手中挑着年年岁岁不灭的公子灯。”
阿狸不解:“啥是公子灯?”
“三月末,新年到,太阳落下的时候,月亮升起,背对月光,向南看,大地方上升起千千万万明亮的灯盏,那是诸神为流离的亡魂们照亮世间所有的路。”
说起这种美丽的灯笼,阿嬷说话的腔调就跟唱歌一样一样的,月光下,阿狸和凤嘉坐在廊下吃着冰凉的西瓜,阿嬷背对着他们在紫藤架子下搓着衣服,她双手用力搓着衣服,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跟他们说着渭河狐乡的往事。关于五叶老桃树,关于乱葬岗,关于芍药节和照彻天地的公子灯,阿狸听得津津有味,凤嘉却一脸平淡的样子,温柔地看着天地,温柔地看着阿狸,笑呵呵不语。
兔子肉从阿狸嘴里掉了出来。
阿狸第一次见阿嬷激动地哭起来,她恨不得给几位神官跪下来,两只手不知所措在围裙上摸着什么,脸上的皱纹就像后山一层层的梯田叠加在一起,阿狸甚至看不清楚她的眼睛中闪烁的泪光,阿嬷已久这么老了。
这位带头的老神官捏了捏胡须,眼神儿随意飘着,停留在凤嘉脸上,很快便闪开。
他将金色的布幡放在阿嬷伸出的两只粗糙的手上,又故弄玄虚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什么苦尽甘来,什么总有出头之日之类的话便一起消失去了。
油灯下,凤嘉与阿狸围着阿嬷,她用湿布将手来回擦拭了好几遍,抖抖索索的手在昏暗的油灯下努力翻开那白金一般闪光的黄布,一共三行字,全都是些阿狸不认识的字。
嬷嬷看来看去看不懂,便激动地塞进凤嘉怀里说:“阿梧,你来读!”
阿嬷平日里都是喊凤嘉傻鸟,她从来不打听他的名字和来历。
凤嘉任何时候都很镇定:“阿狸要去仙京了,要去做官。”
“什么?做什么官?定是错了错了!”
嬷嬷擦擦眼角,不让眼角激动的泪水滚下来。
“阿嬷,这个什么庙是个什么玩意儿?”
阿狸指着白金布上几个字问,阿嬷将她的脏手打回去,赶紧吹吹阿狸手指触碰的地方。
“真没意思!”阿狸一脸不高兴。
“什么有意思?要饭有意思?被人欺负有意思?活着有意思?还是到街上跟人打架有意思?”阿嬷拍了一下阿狸的脑袋,气哄哄地说,
阿狸目不识丁,不知道二人说着什么,到仙京做官这件事对她来说犹如千里白云之外的事。她躺在草堆上,翘着二郎腿,看着头顶挂着的一盏破旧的公子灯,灯上的人儿穿着白色的衣服,黑色的头发披在身后,侧脸微微看着远方。
这脸蛋生得太好看了吧。
恐怕只有仙京才能生养出画中这样的人物。
是不是仙京遍地都是这样的美人儿?
“大抵意思便是,狐乡湮没,在仙京的狐狸庙无人看管,缺少一个镇守官,阿狸是白狐的最后一人,是要去继承衣钵的,看来,老天垂怜,咱们阿狸终于是出息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这样的人也能去做个京官,从来就不敢想这等美差。”
画中的人儿眼神看着自己,阿狸眯起眼睛,伸出手去触摸灯盏上画上那人。
他的那双眼睛甚是好看,一双桃花眼呢。若是生的这般好看,倒不像是男子了,更像是一个妇人,尤其是那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