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准备了很多她不玩了还很新的玩具,一个个标上价,让她拿到学校里去卖。
估计卖个二三十还是没有问题的。
谁想到她晚上回家就带回来一枚钢镚,玩具倒是一个没带回来,全卖完了。
众人不解,问她其他的钱去了哪里。
乔温枝小朋友仰着小脸,说到:“我朋友们说喜欢钱,我就给他们分了。还留了一个硬币呢!”
众人愕然,随后又觉得好笑,只当是小孩子有童趣,并没有放在心上。
于是乔温枝就慢慢长大了,转眼便高考完,趁着暑假没事便被喊道到店里帮忙。
到后厨掌勺那肯定是万万不行的,只是帮着端端盘子,端个茶到个水。
结果好巧不巧,大厅里碰到一个找茬的,大声嚷嚷着这个菜太咸了,那个菜分量不如隔壁桌的足。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但乔温枝是实打实第一次遇到。
她听着那个一副小人做派的找茬男人,是在不想跟他在大堂里当着这么多食客的面吵架,直接干脆利落的把那几道菜给退掉,然后将这人轰了出去。
倒是那找事的男人大受震惊,这事儿的走向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等一切都结束了,乔爷爷这才急忙慌慌的赶来,看着退掉的几道菜,无奈叹息。
心道他这孙女好像真不是个做生意的料。
不过没关系,谁说开饭店需要多么高明的运用手段呢。饭馆饭馆,一切都靠手艺说话。
他当年不也是凭着手艺,一点点把这山海居给开起来了吗?
饭馆经营这一块可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乔温枝就在后厨做他们的招牌菜,当个厨师也是可以的。
第二天他便让乔温枝给后厨的伯伯婶婶展示一下她的厨艺。
乔温枝从五岁开始拿刀,刀工自然无得挑剔,土豆丝豆腐丝都细如发丝,改花刀深浅合适大小相同,甚至片鸭肉都不在话下。
伯伯婶婶们也是连连赞叹,说自己十八岁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手艺。
乔温枝倒是没什么反应,乔爷爷被夸的胡子都往天上飞,不知道的还以为说的是他呢。
练好了刀工充其量是能在后厨当个助手,真正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厨师,还是要看做菜。
正好不是饭点,乔爷爷便让乔温枝就用刚才改好花刀的鱿鱼,做道菜。
爆炒鱿鱼,也是山海居算是招牌了,十个来这里吃饭的人,七个都会点。
乔温枝也是在家做过许多次。
结果就是因为这么一道完全不会出错的菜,爷孙俩爆发了此生最大的一次争吵,或许说是乔爷爷单方面的争吵。
只因她在里面加了辣椒。
按照祖上流传下来的食谱,是没有这一味材料的。
乔爷爷按着怒火回到家中,生气到胡子打哆嗦,问她为什么要加辣椒。
乔温枝先是给乔爷爷倒了杯水,等他稍微消消气,才开口说:“现在很多人都有吃辣椒的喜好,我上次在家做的时候爸爸妈妈奶奶他们也都很喜欢。”
乔爷爷原本回到原地的胡子再次飞了起来:“我们家食谱里可没有辣椒,每天来山海居吃饭的人,这么多年也没有吃有辣椒的爆炒鱿鱼!”
乔温枝沉默了好一会,才说:“只有变化,才能让饭店长久。我们总不能等到没人来吃饭了,再改呀爷爷。”
乔爷爷将手里的杯子重重的放到桌子上,实在不明白他看着长大的孙女为什么成了这样:“可是这个方子已经40多年了,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你这么做不会出错!到时候方子改的乱七八糟,新老顾客一起跑路!”
乔温枝站在一旁抿着嘴,也没有再反驳有关方子的问题,只是说:“爷爷,我可能不是那个能继承饭馆的人。”
这句话差点让乔爷爷一口气没喘上来,他也是有原则的,撂下一句狠话:“我也不缺你一个继承人!”
说完他就后悔了。
他明显看见他的好好孙女松了口气,好像完成了什么大任务。
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哪能收回来呢。
于是他梗着脖子希望乔温枝能主动说她改变主意了,结果大学都上了两年,愣是没有等到。
这可把乔老爷子急坏了,他今年68了,再不能找个传承人,怎么面对教他一身手艺的师傅。
想着师傅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说一定要把山海居开起来,一定要把他教的方子在山海居里传下去。
乔爷爷在餐厅坐了大半宿,终于想出来个办法。
第二天就把寒假在家的乔温枝叫过去,说,要不给他找个传承人,要不大学毕业之后就结婚,把希望寄托给女婿或者重孙。
乔温枝看着乔爷爷坚定地眼神,以及逐渐开始无意识发抖的双手,只好应下来。
山海居也算得上是十分有名,想来拜师学手艺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给爷爷找个趁他心意的徒弟还不简单。
后来乔温枝只能对自己的自信叹气。
这继承人是真的不好找。
先是现在在山海居后厨的伯伯婶婶们,年级都大了,临近退休,不是谁都像乔爷爷那样六十多岁还精神的很。
而那些年轻点的,有点天赋的都出去自立门户了。毕竟都有了一身手艺,谁还想一辈子给别人打工。
没天赋的,就只能在后厨做做最简单的活,达不到管理一个硕大的山海居的水平。
而那些比乔温枝再大一点的,都不愿意跟着学近十年的厨艺,要么半路跑了不干了,要么一听要这么久扭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