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几乎没有几个大臣回家,差不多都被皇帝给留了下来,今天没有小朝议,李世民要大宴群臣,刚封了那么多的官,不得庆祝一下? 这世上什么东西都有缺的时候,唯独喝酒的理由从来不缺。 小朝议李泰是必须要参加的,宴席他就随便了,虽然封的都是东宫属官,他也可以不参加。 李泰让李治从后角门先回立政殿,他则从正门跑了出去,大臣都是从正门出去的,越是官小的越先走,落在后面的都是大官。 “舅姥爷。”李泰轻轻松松的追上高士廉,高士廉回身刚要行礼,却被李泰一把扶住了。 李泰笑嘻嘻的搀扶着高士廉:“舅姥爷走的好快啊,你偌大年纪了,走路还带风,身子骨真是硬朗。” 高士廉也不知道李泰是什么意思,他很少有跟自己这么亲近的时候,他这一脸耗子给猫拜年的假笑,不像什么好意。 不过李泰再怎么厉害,在高士廉眼里,也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孩子而已,高士廉还不至于怵他,他就和蔼的笑道:“没法子呀,都一起走,总不好让人家等我。” “上朝没法子,下朝还追他们做什么?咱就慢慢的走,反正开席早着呢。”李泰笑呵呵的放慢了脚步,也放慢了语速:“这次氏族志是以尚官为标准编撰的,简直太好了。” 高士廉纯是在皇权的威压下不得已才以尚官为标准的,他的心里可不认同这个尚官的标准,他认为氏族志既然排列的是士族的门弟,就应该以尚姓为标准。 不过现在他没必要再这么坚持了,排都排完了,还说什么?他就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李泰心里舒服极了,他得意的微挑起嘴角,不管你扛着哪个世家大族的旗,你不也得在皇权面前低头么? “尚官才是合理的,尚姓纯是比祖宗,一个人的前程不靠自己努力,难道要靠祖宗保佑吗?”李泰笑嘻嘻的看着高士廉,问道:“舅姥爷,你说是不是?” “嗯,你这张嘴真是能说。”高士廉懒得理他,没有祖宗打下的根基,你个人怎么努力也白费,想当官就必须得先有个士族的祖宗才有资格,白身是不能入仕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舅姥爷氏族志编的好,从此以后无论是世家公子还是庶族子弟,都知道努力上进了,求学之风刮遍神州大地,当是舅姥爷首功。” 高士廉闻言呵呵一笑:“太子殿下太抬举我了,我不过奉命做事而已,哪有什么功?” “天下人都是奉命做事,做成做好就是有功。”李泰说着轻叹一声:“我最恨有些小人见不得别人立功,稍见别人有点功绩就来诋毁。” “这话怎么说?”高士廉不相信有谁会诋毁他,他就编撰个氏族志有什么可诋毁的?他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编的。 “我听闻有的人说,舅姥爷编撰的氏族志,不是士族谱而是功勋格,甚至有些人嚷嚷着以入谱为耻,舅姥爷,你听说了么?” 高士廉闻言心里大惊,这话不是别人说的,就是他说的,他这几个月没少发牢骚,动不动就对人说,以尚官为标准还叫什么氏族志?分明就是功勋格。 李氏族人建立了唐朝,李家人当然是大唐的第一流功臣,皇族都被列为了一等,其次就是跟着李家人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他们的官封的最高,自然被列为了二等,而原来世家大族没有对李唐王朝立下功勋,只能被列为三等。 皇帝说的明白,不看以前家里有几代人做官,只看现在家里有多少人当官,现在当官的都是李唐家族的功臣。 如此排法不就是个功勋格吗?这根本就跟门弟高低没有关系。 高士廉说这话并没有背着人,也不止一次两次的说,他本来挺不以为然的,现在李泰当他的面提出这个话茬来,他可不敢当面承认。 这事说大不大,就是背后说几句闲话而已,说小可也不小,这是妄论皇帝的是非,为人臣子背后指责帝王的不是,这罪过不大,最轻的惩罚是掉脑袋。 “这个,我还真没听说。”高士廉谈不上有多怕,心里也的确犯嘀咕。皇帝并不残暴,对臣子也极其宽容,但也得分个时候。 现在皇帝的侄子、外甥、弟弟都刚刚伏法,两个儿子也是一死一囚,你这时候犯到他手里,他有没有心情饶你,谁也说不准。 “是吗?没听说好,听说了多生气,我就气够呛,父皇要是听说了,还不知道得气成什么样呢。” 高士廉尴尬的呵呵两声:“风言风语,不足为信。” “舅姥爷说的是,所谓望风捕影,等我顺风捕到影,就把那些小人一刀一个全都斩干净了。” 李泰说着话,就走到了两仪殿门前,他笑着松开手:“舅姥爷,你进去吧,我得去看着雉奴读书了。” “好,太子请便。”高士廉笑呵呵的点了点头,李泰也礼貌的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转身走掉了。 高士廉看着他的背影,缓缓的长出一口气,不由得浑身发冷,抬手摸一把额头,冰凉的一层冷汗不知什么时候渗了出来。 李泰回去才没有看着李治读书,相反直接打断了李治读书,一把抢下他的书摔到桌子上,吓得李治傻愣愣的,可怜兮兮的望着二哥。 以为二哥要跟自己算小账了,肯定是早上没跟他打招呼,直接就出卖了陆清行踪的事,他生气了。 李泰笑吟吟的说道:“读什么书?赶紧收拾东西,带你去洛阳玩。” “去洛阳玩?”李治激动的跳了起来,大声的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