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还想再软磨硬泡、据理力争一次,李世民没给他机会,没等他张嘴,李世民就知道他要说什么,干脆直接不让他说了。 “青雀,我知道你有私自前去辽东的计划,但是你没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我早就防着你了。” 李世民掏出一块丝绢丢到李泰的身上,李泰一把抓住,轻轻的压了压眼角,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 “青雀,什么事都可以任性,这件事不行。” 李世民慢慢地坐下,淡淡地看着他,轻轻地说道:“你已经能处理政务了,又有那么多的良臣辅佐,你监国阿爷放心,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李泰站在桌角处低着头默默地流泪,尽管明知道自己在阿爷心里的位置比不过那个怎么作都有理的李承乾,但也知道阿爷对自己的爱护是真心的。 李世民还在洛阳的时候,李泰就盘算着带人先行一步,可是他真的一员将、一个兵都调不动,甚至他想带着陆清两个人私逃出定州,都被李靖抢先一步把这个念头给掐死在摇篮中了。 李泰知道再说什么也是没用的了,自己这小胳膊是拧不过老爹的大腿的。 看老爹白发频添,还要出去横刀立马的打天下,李泰明白这都是为了给自己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说实话,没有哪个太子希望自己的头上有个皇帝,可有哪个儿子不希望自己的身后有个爹呢?尤其是身前已经没有娘了的儿子。 李泰很清楚再怎么坚持也没办法让老爹改变主意,他就抽泣着说道:“阿爷,我每天都要收到你的消息。” “好,我答应你。”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就应了下来,这看似是个小小的要求,其实花费特别的大,要专门设立一个机构就负责这么一件事,每天一封信往长安送。 “阿爷,你不能亲临战阵,不能亲自去查看地势、敌情。” 李泰知道李世民有多勇猛,一打仗他就事先士卒,非要自己做个先锋不可,还特别喜欢亲自去察看敌营的情况,反正就是个爱刺激,哪儿危险就想去哪儿。 “放心吧,我都答应你。”李世民答应的这个痛快,让李泰心里十分的没底,感觉他就像是在敷衍自己一样。 李泰抬起头,很认真地看着李世民:“君无戏言,阿爷你答应我的必须做到。” 李世民也很认真地看着李泰:“我发誓,我保证做到。” 李世民一句话把泪流满面的李泰给逗笑了,堂堂的天可汗被逼到了要发誓来哄自己的地步,自己是不是应该有点成就感? 李泰的情绪刚刚缓好,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他到 这些大臣有要跟随着皇帝去东征的,也有专门赶来给皇帝送行的。 大家向皇帝和太子见了礼之后,便安静地坐好,李世民扫视一圈,看看人都到齐了,开口对长孙无忌说道。 “人们苦于不自知过错,辅机,你我之间无须避讳,你可以为朕言明。” 长孙无忌闻言,十分淡定地答道:“陛下文德武功皆远超前贤,本就没有任何过错,你让我说什么呢?” 李泰端端正正地坐着,一言不发,心里暗想老爹真是太会了,满屋子的人,他谁都不问,专问长孙无忌。 朝中谁还不知道长孙无忌从不言君过,他嘴里就没说过一句皇帝的不是。表面上这是让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其实这跟要表扬也差不了多少。 “朕让你们指出我的过失,你们却为了让我高兴曲意逢迎。既然你们不说,那我说,朕要当面列举出你们的优缺点以互相鉴诫改正,你们看怎么样?” 群臣一听皇帝要当众挨个品评他们一番,这有什么好说的?赶紧谢恩就得了,皇帝亲自评价你,这是可以写进祖谱的荣耀。 群臣激动地跪倒磕头,连声称谢,李世民哈哈一笑:“免礼,众卿请起。” 李泰的目光悄悄地在这些人身上流连了一圈,他知道老爹这是出征前最后一次教导自己了。 治国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会用人最重要,会用人的前提就是会看人,先有知人后有善任。 李世民第一个说的人是长孙无忌:“辅机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领兵作战,非其所长。” 长孙无忌无声地点了点头,笑着朝上拱手作揖。 接下来李世民说到了高士廉:“申国公涉猎古今,心术明正通达,面临危难不改气节,做官没有私结朋党;所缺乏的是直言规谏。” “唐俭言辞敏捷善辩,善解人纠纷;事奉朕三十年,却很少批评朝政得失。” “杨师道性情温和,自身少有过失;而性格实怯懦,缓急之务不可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