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带着坚定的力量从李世民的嘴里吐出来,听到的人都为之一愣。 这座浮桥也好,这条栈道也好,真的是铺得不容易,数百工匠一边拆木板,一边铺木板,一边连接木板,能够让几十万大军毫无停滞地一路向前,可谓是创下了一项奇迹。 刚刚平安走过沼泽地,立马就要毁掉这座功不可没的浮桥,这可真是现实版的过河拆桥。 当然人们之所以对这条命令感到惊讶,并不是因为它立了功,也不是因为它来之不易而倍加珍惜,而是因为没有它,还怎么原路回去? 毁掉它不难,但是再铺成一次很难,因为没有木板可拆了,毁掉它就代表着除非打了胜仗,否则就回不去了。 反应最快的人就是长孙无忌,他第一个领悟了皇帝的用意,于是他立马大声地向军士们喊话。 “浮桥尽毁,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向前杀敌,即便战死疆场,也是为国捐躯!退后淤泥大海,纵然侥幸得活,也是逃兵叛逆!” 李世民下令毁掉这些浮桥,就是摆出破釜沉舟的姿态,以此来坚定军心。 正如长孙无忌所说,你向前冲,即便真的战死,国家也不会忘了你,会给你的妻儿老小发放赙物,你的后代也会被人高看一眼。 为国战死的烈士是要荣誉有荣誉,要实惠有实惠,这些已经做为制度定下来了,所有的军士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相反如果你怯战选择后退,先是这二百里的沼泽地等着你,后有浩瀚无边的大海拦着你,你能活下来的概率占多少? 纵然你真的能够活下来,也成了为人所唾弃的逃兵,国家会通缉你,你的家人会因你而蒙羞,你的后代会沦为贱籍,连科举都不能参加。 打仗第一件事就是要安定军心,不留后路才能勇往直前,当然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份魄力的,天可汗自有天可汗的霸气和底气。 稍作休息,简单的吃点东西便又继续赶路,走了半天左右,前方的探马疾速奔回。 “报,左卫率李世勣、江夏王李道宗率领百余骑前来迎驾。” 李世民一摆手,探马退到了一边,长孙无忌扭头笑道:“看来离马首山不远了。” 李世民笑吟吟地向前望着:“是啊,总算到地方了。” 没多大一会儿,就见前方烟尘滚滚,马蹄像小鼓槌一样,咚咚敲地的声音令人心无比地振奋。 长孙无忌抬手朝前一指,说道:“他们来了。” “嗯。”李世民一摆手,命令大军停下来,静静地等着他们。 李世勣和李道宗率领着一百精锐骑兵,就像是在赛马一样,玩命地向前狂奔,直到离圣驾不足百米了,才勒住丝缰放慢了速度。 君臣们此时相逢,心底里的兴奋简直无法言表,给皇帝见过一礼,彼此寒喧了几句,便一起来到驻扎地马首山。 知道皇帝的大军到来,自然早就准备好了宴席,但是李世民却饥肠辘辘地走进了中军帐。 李世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帐,把众将官全都召集过来,拿出他收到的奏表,一件事一件事的核实。 “江夏王李道宗、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大敌当前,悍然不惧,以四千勇士大败四万贼兵,大扬国威,此功当赏,各赐绢八百匹。” 李世民赏赐了大量的绢帛给他们,奖赏就是激励,奖励什么就是鼓励大家都去学习什么。 大家都是提着脑袋卖命的,到头来什么实惠都没有,谁还愿意冲锋陷阵? 李世民就是让大家看看,为国出力的英雄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看看国家有没有亏待功臣。 “臣李道宗” “臣李世勣” “谢陛下厚恩。”李道宗和李世勣双双躬身一揖,便退到了两旁。 李世民笑呵呵地向下望望,密密麻麻的都人,也看不清什么,便点了个人名:“果毅都尉马文举。” 听到点了自己的名字,马文举赶紧一步迈出人群,他朝上一揖道:“臣在。” 马文举就是大喊一声“不遇敌,何以显壮士”,然后第一个冲向敌阵的那个人。 “你临危不乱、奋勇当先,鼓舞了士气,彰显了精神,特封汝为中郎将。” “臣马文举谢陛下厚恩。”马文举一揖而退。 李世民把该赏的赏了,该升的升了,然后就慢慢地沉下了脸,好半天不吭声,整个大帐都在一种诡异的安静中颤抖着。 李世民冷气嗖嗖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行军总管张君。” 张君的心提得老高,战战兢兢地走到中间,深深的一揖:“臣张君拜见陛下。”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眯着眼盯着他说道:“遇敌怯战、临阵脱逃,使我将士身陷险境,因你一人之故,险些全盘皆输,你可知罪?” “臣有罪。”张君一直躬着腰,他强自辩解道:“当时臣被敌军包围,四面八方皆是敌人,臣一心杀敌突围,并无有退却之意,只是东西难分、南北莫辨,杀乱了阵形尔,臣并无退走休战之意,望陛下明察。” “好一张巧嘴。”李世民一拍案几上的奏表:“传人证进帐。” 战场虽然混乱,但是战况还真不是谁随便张嘴就能胡编的,有随军的记录官,也有当时跟着张君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