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邬叶和狸花猫这件事,在蒲嘉栋眼中只能算作一段小插曲,几乎是拐过巷子后便抛在脑后。
蒲嘉栋漫无目的地在小镇上逛了逛,发现实际上这里要远远比他想象期待的要繁华、生活气息更浓郁。
除了大城市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以及独有的连锁商场外,几乎必要的一切生活及娱乐场所设施都建设的很好,和城市毫无差别。若硬要说有什么差别,那就是这里的一切看上去都破破旧旧的,像是本世纪初的建筑产物。应当是很久没有翻新过,或是许久都没有再建造过新的建筑了。
绕了一大圈后回到客栈时,雨已经停了。蒲嘉栋将雨伞丢进门口的木桶中,大步流星跨过门槛走进去。
由于入住家庭的缘故,要么院子里吵闹,要么房间里吵闹,反正总是充斥着小孩的欢声笑语,这让原本冷冷清清的客栈有了些人烟味儿。
阿滕坐在前台,单手撑住下巴,脑袋前一下后一下,睡得正香,就听叩叩两声。
他立刻被惊醒,一抬眼皮就瞧见自中午出门后就没再回来的人,吓得阿滕一个激灵,大脑也瞬间清醒了。
“栋哥。”
他侧身靠在柜台旁,一条胳膊拄在台面上,抬起另一条胳膊,往院子里指,“入住没问题?”
“一切都很完美。”阿滕毕恭毕敬回答,比个没问题的手势。
蒲嘉栋嗯了声:“早些时候在车上交流了几句,他们如果事无巨细来问你,耐心点,任何问题及时和我沟通。”
阿滕似懂非懂,他还不算正式踏入社会,自然不能完全理解蒲嘉栋这话出自哪里。
要他说,这家人看着和睦融融,男女主人待人接物十分体面,肯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小孩嘛,虽然顽劣些,却也情有可原。所以阿滕想破头脑也想不通,到底是需要注意哪里呢?不过老板的话被奉为圣经,他既为人打工,就不敢出言反对,只是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就快到晚饭时间了。”蒲嘉栋自言自语。
阿滕耳朵尖,听到还以为是在和他讲话,立马接上话:“是啊栋哥,等下做饭的阿嬷就来了。”
愣了愣,蒲嘉栋反问了遍。
“您忘啦?”阿滕笑起来,一排白白的牙齿齐刷刷,“我们客栈是有自己餐厅的呀。”
醍醐灌顶般,蒲嘉栋啊了声,才想起这码事来。于是他问:“阿嬷是做什么菜?”
“什么都做,家常菜,本地特色菜,只要您说,就算阿嬷不会的,我找了菜谱来,也能给您还原味道。”
阿滕夸大其词,却也是好意。
镇上最近兴旅游业,吸引大批外来游客来玩,希望能够以此来振兴经济,让镇子发展得越来越好。
阿滕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长到十八九岁,他见了太多因为小镇迟迟不发展,经济不兴旺发达,而让无数年轻人甚至中年人背井离乡,坐上前往大城市的车子寻一份工作的人。而现如今,留下来的大部分又都是老年人,以及他们还在上学的孙子孙女辈们,赚钱养家就成了一大难题。
客栈里有打扫的阿嬷,也要招聘会做好饭的阿嬷,还要招能接送客人开车的司机,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工作机会,阿滕很感谢蒲嘉栋,他像是一场及时雨,浇灌在他和这个小镇以贫瘠为代名词的沙漠中。
蒲嘉栋看着他,将小孩那点写明在脸上的小心思了解得一干二净,他似笑非笑:“是么?我说要吃法餐也行?”
果然,阿滕没听出他故意的调侃,脸都皱在一起,嘴巴里重复念叨着‘法餐,法餐是个什么?’,然后挠挠头,实话实说:“栋哥,要是有菜谱……”
蒲嘉栋挥挥手,“别较真,我开玩笑的。”顿了顿,他决定对死心眼儿的孩子得多点耐心,“我相信你,所以也相信你招来的阿嬷,今晚就尝尝阿嬷的手艺,怎么样?”
听到他这么说,阿滕喜上眉梢,连说了五遍好。
“客人呢?他们说晚饭怎么解决了吗?”
阿滕说:“他们说是要尝尝本地菜,所以我让阿嬷做点她的拿手菜给客人们吃。栋哥,您有什么忌口或者不爱吃的吗?我让阿嬷注意一下。”
蒲嘉栋点点头,“我没忌口,什么都吃。”
“好嘞!”阿滕乐得嘴角快咧到耳朵,“那栋哥您先回去休息,开饭时我叫您。”
他抬手看了看表,估计着到晚饭时间也还得两小时,正琢磨着要如何打发时间,就来了一通电话。
离开前屋,蒲嘉栋按下通话键。
“嘉栋哥!”电话那头,惊喜尖锐的女声亲昵叫他的名字,接下来就是撒娇的不满和抱怨,“你终于肯接电话了,知不知道我打了多少通给你呀?”
穿过门廊,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木,他成功绕过客房区,那家人的喧闹也在拐进后门巷消失。
他问:“怎么了?有急事?”
蒲双玉听到他毫无感情甚至是冷漠的问题,丝毫没有被打消热情,只自顾自开始讲起来:“你一声不吭就回了国,也没告诉我,我去你家十几次都是空荡荡的,最后还是邻居好心告诉我,说看见你前几天拎了大箱子赶去机场,不然我还傻傻蒙在鼓里等你呢——嘉栋哥,你回国去干嘛了呀?”
走到二层小楼入口处,蒲嘉栋推开只到他半腰处的栅栏,简短回复:“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蒲双玉急着问。
拇指按在门锁上,咔哒一声便解锁,回到自己的住处,蒲嘉栋才说:“暂时没计划。”
一听这话,电话对面的人更是焦灼起来,蒲双玉声音都变了调:“那就是不回来咯?!嘉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