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作为全世界许多水果的原产地,但是自己的水果地位,发展的却是很尴尬的。】 【在如今的水果市场上,一些水果高端产品都是来自国外。比如优秀的柑橘品质,来自欧美和日本,优秀桃子品种来自日本,优秀猕猴桃来自新西兰,优秀橙子来自澳大利亚。】 【但是在历史上,唐朝时期,华夏人就喜欢把猕猴桃当做庭院绿植来栽培,但是始终没有把这种植物当成水果。】 【明明是一种近在咫尺的食物,为什么古代人没有食用?】 唐朝时期的众多世家贵族懵了。 这猕猴桃,原来就在他们家中院子里吗? 羊桃,狗枣听起来都很陌生,他们只以为是没见过没吃过,没想到原来距离自己如此之近。 “我们院子里好像是有这种植物……”一名喜欢种花的年轻官员突然想起浇水剪枝时见过的某种绿植,的确跟天幕上有些相似,与自己亲近的官员比划,“但是那毛茸茸的果子没这么大!也就比枣子大不了多少。” 李世民也看到了,喟然一叹:“后世的水果是育种优化后的结果,变得更甜更大了。” 他们当绿植种可能也就看看开什么花而已,谁会去管果子好不好吃。还以为跟浆果一样,只有鸟类才吃, “我好想也见到过。”房玄龄想起去府中花园里找夫人时似乎见到过,对比一下天幕上的水果,再看看对方的价格。 实话说,很眼馋! “那玩意按个卖,还卖这么贵,我们是不是错过发财的机会了?” 一言说出所有人的心声。 世家大族也意味着有许多人要养,需要大量的银钱,放着可以当黄金的水果扔在家中当观赏植物,连自己也觉得很暴殄天物。 【日本植物学家田中长三郎曾经对全世界果树的种类进行过统计,全世界能够提供水果的植物,包括栽培种、野生种在内,总共有2792种,华夏现有的果树物种大约有670种,连世界水果物种数量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华夏现存最早的农业典籍《夏小正》中,对水果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其中只是记载了桃、李、梅、杏、枣、栗等水果。】 嬴政默默看着面前的水果,一阵沉默。 大秦能怎么办,他们又不是有宝贝不知道珍惜的大唐,大秦是真没有,就算此时华夏大地有很多水果,也都还在深山老林待着。 那什么猕猴桃当观赏植物种庭院,不好意思,老秦人没这个闲情雅致,还在四处征战呢。 【唐朝时期,各国来朝,西域的葡萄酒也成了大唐贵族和世家文人的心头好】 【但是他们在赞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时,肯定都没有想到,华夏才是全世界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在张骞从西域带回西域的葡萄之前,华夏的新石器遗址已经有了葡萄酒的遗迹。】 1995年,山东大学考古研究所有了重 大发现,山东省日照市发现了距今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 2004年,中美考古学者又在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时代的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了残留在陶片上与现代葡萄酒单宁酸成分相同的残留物。 这些都说明华夏可能才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即使在张骞引入西域葡萄之前,华夏也有大量的葡萄属植物,华夏本土的野生葡萄属植物多达38种,然而被人忽视,没有栽培葡萄。 华夏历史上最早的葡萄,被公认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华夏的。 . 大唐的贵族齐齐呆住了,再次尴尬。 自己国家原来有葡萄,也会酿造葡萄酒,但是在历史上遗失了,结果现在把国外的葡萄酒当做宝贝,高价购买,现在想想,怎么有些像是冤大头呢? 宋朝的贵族和商贩们同样开始骂骂咧咧,葡萄酒在大宋时期更为普及,也意味着,花出去的钱财更多。 “原来我们自己就会,还高价买别人的,真是人傻钱多!” 这葡萄酒可是属于奢侈品,要么是上贡给皇室,要么是高价购买,比华夏本土的水酒贵了好几倍的价格,现在想想多亏。 “既然我们自己有,我们自己研究!” 一位刚从大食商贩那里高价购买了葡萄酒的商人看着手里曾经当宝贝的葡萄酒,总觉得自己放着家里祖传的黄金不要,非得去捡外面的土坷垃,真是越想越气。 “等老子研究出来葡萄酒,高价卖给大食,把这些钱再赚回来!” 【那么为什么我们本土没有把葡萄培育成后来的高糖分且自带酿酒酵母的果实? 因为华夏选择了粮食。】 【粮食可以填饱肚子,粮食可以酿酒,甚至因为掌握了用粮食制糖的技术,以致于忽视了本土的甘蔗。】 君王和民间的百姓齐齐点头。 没办法啊,粮食才能填饱肚子,青黄不接的时候,榆钱树的榆钱都比水果更受欢迎。 人太饿的时候吃酸涩的水果,那胃里翻江倒海地更难受,还不如吃点树叶嫩芽或者野菜树皮。 就连比较受欢迎的水果桃、李、梅、杏、枣五果,枣子因为甜度高糖分大最受欢迎,其次是桃子,因为个头大能饱肚子被说“养人”。 梅子因为酸,常年被当做醋的替代品;杏子的杏仁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