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缨静静凝视着一水之隔的太平县,赵执在旁耐心等待,眼神悄然打量着她。
老实说,会在这里碰到她,着实令他意外。
太平县那晚,他已默认是这女人与龙彪的新妇有过节。正常人报了仇,应是有多远跑多远,可她竟在一水之隔的镇上定了居。
若不是没把张氏当回事,就是全然不了解太平县和宁县的状况。
“殷娘子觉不觉得,太平县和宁县的位置有些特殊?”
大缙经年累战,除了京畿二都这样的繁华之地,诸道州中下辖县城分布往往疏散,上县及以上,尚能以官道相连而便交通,若是贫穷中下县,可能连像样的官道都未必有,出了城便是大片荒芜,最易滋生贼寇盗匪。
但宁县与太平县不同,两处县城几乎贴在一起。
霓缨:“的确特殊。”
赵执抱手笑道:“可知为何?”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赵执没少用这个话题来打交道,新奇有趣又带一点神秘色彩的话题能令人生出好奇的同时消减防备心,他屡试不爽。
霓缨看着绵绵河水,不假思索就道出了赵执曾问住许多人的问题答案:“因它们本就是同一个县,二十多年前才以河为界一分为二。”
赵执愣住。
霓璎不仅知道这二县位置的特殊所在,连渊源都清楚,不等赵执深问已娓娓道来。
宁县和太平县本为一县,名为汇水县,还是个上县。
可明明是同一个县,却因一水之隔生生隔出了两方水土,两头百姓常有矛盾。
譬如县中曾将官学建于河西,河东学生往往要渡水而来,一个不慎便会湿衣鞋,河西学子占了地利,还笑言河东学子是“东湿郎君”,派系一旦划分,矛盾便纷至沓来,最严重的时险些闹出人命。
同样的情况还见于设市、修桥等事上,一度影响到县内的正常县务,令县官头疼不已。
二十多年前,朝廷下旨将汇水县一分为二,分别命名宁县与太平县,是取太平宁和之意,但分割之后,一个上县便成了两个中县。
早些时候,两县之间仅一河之隔,后来宁县向东重新划地,筑墙围城,新县城到青水河东岸一带便成了如今的万和镇。
就说这姑娘邪门儿,寻常人顶多知道两县本为一县的说法,可她竟了解的这般细致。
“殷娘子博学多闻,在下佩服,不过有件事,你一定不知!”
霓缨转过头,自帷帽下溢出的声音轻柔动听:“什么?”
赵执:“殷娘子可知,当年促成此事者是什么来头?”
州道区域划分辖地并非一成不变,往往朝代更替改元时都会略作调整,但宣州下辖的汇水县却是个特例,它并非适逢其会的结果,而是有人从旁促成。
隔着一层薄薄的幕帘,赵执没能看清面前女人的反应,余光里却见一直跟在后面的小尾巴倏地转过头来,神色古怪的盯着他。
他这个问题并无唐突之处吧?闲聊而已啊。
然后他听到面前的女人说:“知道。”
赵执眉梢一挑,饶有兴味道:“这样,我们一起说出答案如何?”
霓璎点头:“好啊。”
赵执一本正经发令,数完三个数,两人同时道出答案——
霓璎:“一个少年。”
赵执:“一个姑娘!”
霓璎眸光倏动,交握身前的手不自觉捏了一下。
赵执早料到这个答案,笑言:“传闻这东西呢,常常会说法不一,譬如姑娘这种,一听便知不是土生土长的宁县人,而我这种说法,却是老汇水县人那一代传下来的,可信度极高!”
霓璎心跳有些快,心绪泛波。
有些事太久远了便会开始褪色灰暗,和逝去的人一样没了生气。
可当另一个鲜活的人道出同样的过往,无形间便帮这段往事重新润色活血,令人欣慰之余又倍感庆幸,即便有一日自己忘了这些,这世上还有人记得。
“我并没有不信你。只是深想之下心生遗憾感慨。”霓璎开口,为自己的反应作解释。
赵执好奇起来:“怎么说?”
霓璎看向粼粼河面:“二十多年前,正值政局未稳之际,一个女子乱世求生已然不易,竟还能有此作为,是以既憾我未能亲眼所见,又慨这等奇女子只能成为这江南一隅里众多传说中的一个,其真实存在与否甚至不在她本身,而在今人论断。”
这不是赵执第一次跟人提起这个传说,却是第一次见有人这般认真的感慨。
他抱手与霓璎同看水面,忽道:“殷娘子这话,有点不公平。”
帷帽轻动,青年俊逸端正的轮廓面容透过幕帘映入眸中。
“不公平?”
赵执:“古往今来,记载人事的史册浩如烟海,可真正活在当世的人,却是史册的十倍、百倍、千万倍,你看史册所载之人,除了帝王将相,多是三言两语带过。那些你瞧不上,甚至觉得敷衍简单的几笔,可能是经过千万遍筛选删减,才在史官笔下生存下来的痕迹。而更多人,哪怕他们更有建树,更有本事,也依然没能被保留。”
“传说也是口耳相传的历史,乱世艰难,小小女子不仅能生存,甚至能在纷乱的世道里独留一抹属于她自己的传说,传至今日为你我所知,这已是天大的本事,姑娘岂能对此视而不见,却只叹传说不够响亮呢?”
凉风拂过,薄白的幕帘轻动,带起女人一声愉悦的轻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殷倪受教。”
殷倪。赵执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