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抱拳问道:“敢问几位小友住在哪家客栈?能否告知贫道。”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佳音直接说道:“我们住在西城门附近的云来客栈,那人就在一楼。” 启真点了点头,“多谢小友,相逢即是有缘,不如贫道做东,请几位小友吃个便饭,等用完晚膳我等与几位一起回客栈。” 佳音看向方家兄弟几人,还有刘玉儿和杨慧云,见他们没有意见,便答应下来,一起进了隔壁的鸿运酒楼。 酒楼大堂已经坐的七七八八,他们人多根本坐不下,小二便给找了一个二楼的大包厢。 这大包厢里面有两张大圆桌,一张桌子可坐十几人,要不然还是坐不下。 光是天尊观的人就有十几位,再加上他们九人,将近三十人。 天尊观年轻一代的坐了一桌。启真和他的两个徒弟三个师侄坐在了佳音这一桌,正好一边十几个人。 启真跟小二点了这座酒楼的拿手菜,这几天他们都是在这边吃的,知道哪个菜味道好。 等菜上桌的间隙,大家互相介绍了一番,天尊观主启真,带着两个徒弟五个师侄还有九个徒孙。 观主这辈是启字辈,他的徒弟和师侄是玄字辈,分别是玄云,玄策,玄盺,玄林,玄汇,玄敬,玄溥。 玄云和玄策是他的徒弟,其余几人是师侄,九个徒孙是经字辈。 启真头发花白,看着像是五六十岁的样子,其实已经八十多岁。 启真的两个徒弟也有六十来岁,徒孙们的年龄都比佳音等人大上不少。 要是按岁数排辈份,佳音他们要叫启真太爷爷了,启真倒是不太在意这些,说统一都叫他们道长就好。 佳音等人也从善如流,叫众人道长,叫启真观主,这样也好区分。 等菜上桌,他们一边吃一边聊起了天。 方志文道:“不瞒观主,我等也是从武陵城那边过来,刚刚听观主说天尊观,在下还有些意外呢。 我们虽没有进天尊观,倒是把 那处奇景真是让人惊叹,这世间竟有可以把四季景象融合在一处的地方。 那里的野物也都很是有灵性,一个个看着就不是凡物……” 天尊观众人一听,这还真是有缘,他们竟然刚从天尊观那里过来,一时之间也打开话匣子,跟方家几兄弟聊了起来。 启真听方志文说,那里的野物有灵性,挑了挑眉看向佳音,佳音朝他笑了笑,启真了然,看来这几个人知道一些事情,却又不是太清楚。 佳音的身世可能对几人有所隐瞒,启真也识趣的没有提,只是和佳音聊起了道法。 结果不聊不知道,一聊惊为天人! “没想到小友对道法理解的如此精深,今日听小友一席话,使得贫道茅塞顿开。 之前的模糊之处现在皆清晰起来,果然不愧是……与道家有缘,身具功德之人。” 启真刚刚想说,不愧是止戈天尊的后人,想到对方的几个同伴并不知道此事,赶紧来了个急转弯儿。 佳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解释道:“我所说的一些想法倒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们在路上遇到的一位散修道人参悟出来的。” 启真都有些好奇,“不知是哪位道友,可有道号?以后若是有缘得见,也好讨教一二。” 启真的徒子徒孙们也看了过来,刚刚两人讲道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再聊天了,而是静静的听师父(师叔)(师祖)与佳音的的对话。 尤其是佳音对道法的理解,对他们也很有助益,如今听佳音说这是一个散修道人感悟出来的,也都很好奇。 佳音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有些不好意思的清了清喉咙,才对他们道:“是我们在松原郡半山城认识的一位道长。 当地人称风道人,风道长在半山崖上的山洞里一人自行修行,这都是他自己感悟出来的。” 天尊观众人都一脸钦佩,尤其是启真的两个徒弟玄云和玄策。 “此人想必身俱慧根,竟然能自行参悟到道法自然,想我等虽然有传下的正统道法。 但能参悟出来的一个也没有,这就是有无慧根的区别吧?”玄策有些沮丧的道。 佳音摇摇头道:“修行一道,慧根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有毅力有恒心,一心向道。 那风道人每天在半山崖上,自己独自一人打坐参悟,一坐就是一天。 日日如此风雨无阻,日久天长再加上心无杂念,所以才会成功。” 佳音还跟他们说了风道人经常替人消灾解厄,得到不少人的信奉,有了这些信仰之力对风道人的修行也有所帮助。 天尊观众人赞同的点头,启真道:“我天尊观也是如此,只在山中一心修行,有时并没有太多进益,还是要入世修心才行。 都说咱们修道之人是出世之人,可不入世如何出世? 不经红尘历练,许多都是纸上得来,所以我天尊观弟子,只要稍有所成,就会下山去替人消灾解厄作为历练。 修行是一回事,不能闭门造车,还是要见过世面,见识一下大千世界,体会过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方能更好的练心。 天尊观弟子可以成家,并不是像和尚一样需要了断红尘,出家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