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十三年,初夏。
江南,昌明隆盛之邦。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整晚,在天幕之间拉起一道朦胧的薄纱。吹散了江南略显闷热的暑气。
冉从筠正抱着一个金丝软枕睡得香甜,就听见纱帐被拉起的声音,清晨的阳光直直地洒在她的脸上,刺眼。
“姑娘快醒醒吧,今日是苗娘子的课业,迟到了又要被苗娘子骂的。”秋婳拿起一件秋香绿云纹绞纱合领半袖,“姑娘,今天穿这件怎么样?”
苗娘子,今日是苗娘子的课业,冉从筠惊得睁开眼睛,再也没有困意。
穿好衣服,春雨正在外厅布置早膳,十几人垂头端着托盘鱼贯而入,又悄无声息的退出。
冉从筠对着铜镜,从妆匣拿出一把桃木梳子,一下又一下的篦着头发。
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六年了,从一个朝不保夕的网络作者穿越到了皇商家族。
冉家是江南望族,家中到她父亲这代已经是第四代皇商了,从小吃穿用度皆是珍品,泼天的富贵。
冉从筠的母亲出身于江南李家,诗礼簪缨之族。
母亲早逝,父亲在她年岁还小的时候就要迁居京都,冉从筠的外祖母舍不得便将冉从筠要在身边,没过两年冉父在京中娶了续弦,便再也不提将冉从筠接去京中,只每月备上厚厚的银子,又在去年将江南的多数生意交由冉从筠打理。
“今日姑娘梳的发髻真好看。”秋婳是冉从筠身边的大丫头,冉母未辞世时亲自挑选的,梳发手艺极好,人又机灵懂事。
梳妆完毕,冉从筠慢悠悠的向膳桌走去,一顿早膳,各色精致小点摆在琉璃盏内,细细数去足足十六种。
从京中运来的酱菜,配上碧粳米熬制的小粥。
冉从筠正慢悠悠地向嘴巴里送着小粥。
“姑娘,好歹吃快点,别让苗娘子等着了,今日插花,当心又要被留堂。”春雨看着自家姑娘马上就要迟到了还在慢慢悠悠吃早点不免有些心急。
“我在吃两口,春雨记得多在匣子里装点点心,多来点坚果,那东西上课吃不容易被发现。”冉从筠又吃了半碗碧粳粥放下筷子。
“早就备上了。”
春雨给冉从筠准备的匣子整整两层,上一层是各色干果并几个烤橘子,下一层放着绿豆糕,芍药酥之类的点心,保管姑娘不会饿着肚子听课。
冉从筠出门前走进右侧小屋内,墙上赫然挂着一张财神爷的画像,下方案几上摆放着各色瓜果贡品,四时香烟不断。
恭敬地跪下,磕头,口中还念念有词:“财神爷保佑冉家李家发大财。”
又将姓甚名谁,家住那里,籍贯何方,长什么模样一一念给财神爷,让财神爷不要保佑错人。
冉从筠在利用她现代脑子艰辛赚钱与坐享其成享受冉家几代积蓄之间选择做法保佑冉家李家世代昌隆。
就连院子里冉从筠都让人种满海棠金桂罗汉松,保佑世代荣华富贵,最起码在她这一代要荣华富贵。
冉从筠所住的云舒园与李府在西北角处用一扇小门联通,云舒园东南角处也有一扇小门联接外街,云舒园的一应采买皆从东南处的小门进出。
虽说与外祖母住在一起,但云舒园内的各项开支都不走李府,也算是冉从筠独门独院,自己管家。
走至西南角的拱门,有几个才总角的小厮低头站在门下,左右各有两个婆妇看守。又往前走过一箭之远便可远远望见一带花园,葱蔚洇润,厅殿楼阁,峥嵘轩峻。
又前行,一处小院,两处翠竹夹道,庭院门口还种着一棵松柏。穿过一条羊肠的石子路,左右两边是抄手游廊,穿堂内摆着一架紫檀山水绣金屏风。
走进正厅,烛火通明,雕梁画栋,左右两处整齐的摆放着几张桌案,上边码放着今天要用到的插花。
李家世代诗礼之族,女子也要在家中的女学进修。
从小时候只学习浅显的四书五经,到年长一点跟随嬷嬷们学习插花弄香,蹴鞠投壶,管家理财。
上一日休一日,只是可恨,没想到到了古代学的比现代还烦人。
冉从筠打着哈欠拖着步子走进正厅,舅母陶夫人的两个女儿已经趴在桌案上睡熟了。
舅母生了两个女儿,大表姐李静萍,萍姐儿,表妹李静怡,怡姐儿。
刚把桌案上的东西腾空,准备趴下也来一觉就听见正厅外传来金铃摇晃的清脆声,越来越近。将已经睡熟的姐妹两人直接吵醒。
“筠姐姐!”人还没进正厅楚芸之的声音已经传进来。
楚芸之是大嫂子的亲妹妹,家中姊妹不多,便也来李家的女学上学。
“快快快,快别睡了,趁苗娘子还没来,你快给我讲讲上次没讲完那个女将军的故事。”楚芸之飞扑进正厅,一把保住冉从筠的胳膊左右摇晃,声音娇娇的。
冉从筠在女学,门门认真学,门门都不通,只有一门算账精通。
李家的女学还要求隔一日上一次,雷打不动,坐在这上学的四人从小一起长大,什么脾气秉性了解的一清二楚,每天来到女学,知识没进脑子里多少,从现代带来的故事倒是讲了一大箩筐。
从西游记讲到女驸马,从红楼梦讲到聊斋志异。
冉从筠马上就成专业说书先生,冉家有一天没落了,去西街支个摊子也能养活自己。
冉从筠被从桌案上拉起来时人还有些不清醒,迷迷糊糊的说:“女将军,女将军后来打了胜仗,皇帝赐千金,没了,结局了,苗娘子还没来,好妹妹你让我睡会儿。”
说完头又一栽倒在桌案上。
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