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两个中学生边走边讨论,一个同学问:“这韩世忠是谁呀?一出场怎么就这么厉害啊?”
另一个同学回答:“不太清楚。”
旁边一老大爷问道:“你们知道‘中兴四将’这个称号吗?”两个人都点点头。
“中兴四将指宋朝大名鼎鼎的四位将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世忠和岳飞,并称韩岳。中兴四将,韩世忠位居首位。”
“啊!原来他真的这么厉害啊!”
~~~~~~~~
言归正传
大宋与西夏、辽国一直战事不断,大宋将主力军队集中在北方一线,因为大宋必须得提防更有威胁的辽国,而西夏经常对大宋趁火打劫,烦不胜烦。
西夏和辽国这两个庞然大物的存在,它们的虎视眈眈,让大宋好不难受。徽宗日夜忧虑一西一北这两个巨无霸的威胁。
于是重臣赵挺之建议,在这多事之秋朝廷应该先储备好兵马,招收有本事、有志气,情愿为国效力的英雄豪杰,养得兵强马壮,到时如果有突发状况才能不惊慌失措,应付自如。徽宗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人才、兵马最重要,于是就命赵挺之负责办好这件事。
朝廷一道御令传往全国各地---出榜招募义兵。
陕西延安城内城外、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口均张贴招募义兵榜文,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家喻户晓。
在延安城内有一户人家,户主姓韩名守信。韩守信老弟兄三人,两个哥哥均生有俩儿子,他的儿子在家族中排行第五,所以大家都叫他“韩五”。
韩家原是小门小户,生活清平,没有什么引人注目之处。韩守信虽然是个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功名,却知世事、明事理。他把光耀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儿子韩五身上,希望他能取得一官半职,显姓扬名。
家中无才子,富贵何处来?因此,当韩五刚懂事时韩守信就送他去拜师读书,并请先生给他取名,先生饱读诗书稍微沉吟便给他取名为韩世忠,字良臣。
陕西延安是大宋和西夏交战的前沿地界,当地民风彪悍,青少年大多习武。韩世忠读书很用功,他更喜欢读兵书,且对兵器尤其感兴趣,但他最爱好武功,练武十分刻苦。
两年前,韩世忠无意中救了一个人,那人告诉他自己名叫汤严,并极为认真地道:“请问恩人尊姓大名?”
韩世忠道:“我叫韩五。”
汤严为了感谢韩五的相救之恩,便教了他一段时间武功。临别时汤严送给他一个玉佩,说是今后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可凭这个玉佩去找他。
韩世忠就问:“到哪里找你?”
汤严豪爽地笑答:“凡江湖中人,你只问汤严就行了。”
“如果人家不知道你呢?”
汤严眼一瞪,随即又自嘲般的笑了笑,“你就去濠州龙峰山,那里一定有人知道。”
多年后,韩世忠才知道汤严是武林领袖,而韩世忠是军队将领,所以从未找过汤严,不过那块刻着“汤”字的玉佩他却一直随身携带。
这一天,韩守信独自一人在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嚷嚷声,出门一看,原来是常跟儿子在一起玩耍的苏格、周盛和唐奇。
苏格五官端正,曾拜师学习枪法,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周盛长得粗壮敦实,臂膊浑圆有力,肤色略黑,平时最爱耍弄棍棒,一条花棒舞起来呼呼有风。唐齐中等身材,穿一身华丽的衣服,看起来狂傲不羁,他擅长使剑,最喜爱骑马射箭,是个百步穿扬的神箭手。
韩世忠与这三个人兴趣相投,是至交好友。平时他们四人在街坊、集市上专管打抱不平之事,济弱扶危,不求回报,也挣得一些好名声。
苏格先知道招募消息的,他胡乱地吃了两口早饭就跑去找住在附近的周盛和唐齐。国家忧患,战争不断,这三个人也没有心思去老老实实做事情,整天不是舞拳踢脚,就是摆枪弄棒。听说朝廷招募勇士便一起来看个究竟。城墙招募榜文前围了许多人,大家指手画脚、高谈阔论。仔细看过招募榜文,苏格拉着他二人来到城墙边上,三人一合计与其碌碌无为,不如从军为国效力。
苏格道:“男儿理当如此,我们去找韩五哥商量商量,看他怎么说。”
“好!”于是三人穿街过巷来到北门口找韩世忠商量从军的事情。
韩守信只有一个儿子,心里并不想让儿子从军,明白这三个人的来意后便毫不留情地把他们训斥了一顿,并拎起一把笤帚将三人赶出他家门。
三人的满腔热情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他们走出韩家,闷闷不乐,只好上街闲遛。遛着遛着正好碰到韩世忠从师父处归来。此时的韩世忠长得身材高大魁梧,勇猛过人,他虽然生成一副威风模样,却性情宽厚仁和,平时少言寡语。
看到韩世忠,苏格一拍巴掌,“大哥,我们正要去找你呢,又怕先生怪罪。”
韩世忠却问道:“你们三个怎么无精打采的?何事如此?”苏格便把官府出榜招募义兵的事说了一遍。
“此事我已知道,正要去找你们商议一起去投军之事。大家都有好功夫,应该为国效力,你们为何却唉声叹气?殊不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好!”
苏格转而故意慨然长叹,韩世忠问:“为何叹气?”随后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刚才在他家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苏格道:“你若不去,我们三个人去了也无趣。”
周盛道:“此话不假。”
唐奇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不是黄土地上娇贵稚嫩的花朵,他们都有一颗年轻蠢动建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