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听到有人说谁谁奇葩,也只是耳闻,昨天傍晚有幸目睹。
一个大妈的,有些胖,她买了两根烤串,一根三元,摊主收了她五元。不知什么原因就听她跟摊主在理论,很快吵了起来。后来居然报了警。警察很快就来了,问啥事,那大妈说老板是骗子,烤串价格不对。
警察问:“一根多少钱?”
大妈说:“三块。”
“两根多少钱?”
“五块。”
警察就奇怪了,不理解了,就问她有什么不对吗,为啥要报警呀。那大妈就说:“他两根收了我五块钱,一根应该就是两块五,为什么要说三块?”
断案如神的警察叔叔郁闷了,直挠头发。大妈很固执,要求警察罚款十元,以示惩戒。理由就是“五块钱两个,一个就是两块五。”
~~~~~~~~
言归正传
第二天梁瑭父子与家人告别,梁夫人带着女儿、儿媳出来送行。庞凤仙有些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梁彻。梁红玉笑道:“哥,嫂嫂不舍得你走呢!干脆我替你去得了。”
庞凤仙顿时红了脸,嗔道:“妹妹,休要胡说。”
梁彻温情脉脉地注视着庞凤仙,笑容和煦,“娘子不必挂念,在家好好孝敬母亲。”
梁夫人看了看他们,却是笑道:“你们父子要小心谨慎才是,平乱得胜,咱们在家举行庆功会。”
梁瑭面上带着笑容,微微抬眼,“好!”
转眼秋风吹落叶。方腊与众头领喜笑颜开,他们刚刚又取得了一次胜利。高俅没想到官军同方腊的人马交战接连失利,只好退守杭州。杭州城外方腊军浩浩荡荡喊声惊天动地,黑压压一片向杭州城涌来。
此刻,官道上两骑快马正向杭州急驰。这是从营地急急赶来的梁瑭和董平。他们见如此声势,心知大事不好,忙勒马头掉转方向,风驰电掣往东门而去。
城内,此时一片紧张慌乱。梁瑭见了高俅告诉他城外的形式,梁瑭道:“民变都是花石纲惹得祸。”
梁瑭建议取消花石纲,撤了应奉居,拿下朱勔,以平民愤。高俅此时正急得是焦头烂额,一筹莫展。听了梁瑭的话,他默不作声,来回踱步,朱勔是他的人,高俅知道梁瑭的建议可以暂时平息民愤,使形势出现转机,可是他舍不得丢弃朱勔。
突然,一阵急骤的奔跑声传来,却见知府刘统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由于实在太慌张过门槛时竟然摔倒了,口中还在说:“太尉,大事不,不好!”
梁瑭紧走两步上前,将他扶起,“何事如此惊慌?”
“乱民已经来到城下,眼看抵挡不住。”
梁瑭心头一沉,“太尉,快做决断吧!”
高俅一脸怒气,“刁民,可恶!”
梁瑭神色肃然,“暂息民愤,稳定局势,再缓图之,否则更加糟糕。”
刘统此时已经站稳平静下来,“他们的口号是,是取消花石纲,惩处贪官污吏……”
梁瑭道:“大局为重,如果不平息紧张局势,会出现更大的动荡,大局将乱矣!”
高俅想了半天,任由局势发展下去,更不好收拾。最后决定还是先解决眼下困境,思索良久才道:“也只好如此了!”说完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
于是,按照高俅的示意,官府一面发安民告示,撤销应奉局,斩首朱勔;一面暗中加紧布置军队继续围剿方腊。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打仗也一样。原本方腊他们的人对官兵还有很大的惶恐惧怕,谁知官兵竟如此不经打。方腊军欲战欲勇,官军节节败退。
胜利来得过于容易,这使方腊他们产生了骄傲自满的心里,也为他们日后跟西军对阵时埋下轻敌的种子,结果不堪一击,一败涂地。
方腊没想到官府会接受他们的条件,看着人们相互议论,被点燃的情绪渐渐平息,他决定暂停攻城,他有自己的打算。方腊此时势头正旺,正是得心快意的时候,怎会就此偃旗息鼓?他手下也有能人,军师孙不逸就看透了高俅的用心,他一面借机修整,一面设计圈套。时局出现暂时的平和。
这天夜晚,梁瑭带领部下到各营房巡查,忽然听到从一个营帐内传来一片喊叫声,嬉笑声,闹哄哄的。
“怎么回事?”他快步向那里走去。
眼前的情景令他怒火万丈,只见地上有俩人扭打在一起,一人骑在另外一人的身上,骑在上面的人使劲往外拉趴在地上的人压在肚子下面的一只胳膊,其余的人都围在四周起哄,门边放着一张桌子,上面一副残局。
看到梁瑭进来,大家都立刻站好,地上的俩人也慌忙爬起来。其中一人的手攥得紧紧得。
梁瑭皱着眉头,问:“手里捏的是什么?”
那人斜眼看了一下另外一人,极不情愿得慢慢把手伸开,他的手掌心里竟然是一个棋子。原来他们俩人正在下棋,其中一人走错一步,想要悔棋,另一人不同意,彼此争吵着,谁也不让谁,争执不下就动起手来了。
梁瑭勃然大怒,手指二人说道:“你们胆子可真不小啊!都什么时候了,竟敢在军营里如此胡闹。来人,把他们推出去,斩了!”
闻言,二人吓得赶紧跪地求饶,朱朔嘴里喊着他们是太尉的人,梁大人一听更生气,怒道:“太尉怎会纵容你们这样无视军纪?无端攀扯大臣,更不能轻饶。”
这时董平见梁瑭盛怒之下要杀二人,心想:他们俩都是高俅的心腹之人,如果杀了,必定会得罪高俅,使他记恨,日后他一定会报复梁大人。怎么办呢?他低头略一沉吟,忽然眼睛一亮,有主意了,“大人,我看此事应该先报与太尉知道,交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