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失守的消息传到开封,这座大宋京都立刻变得不安恐慌起来了。惶恐不安却不是从民间开始的,而是首先从朝堂弥漫开来。在大宋朝堂上,金国大军度过黄河所引起的震惊,君臣的惊慌失措远比当年与辽国的战争失败所引起的震动更大。
消息一传开,开封城内的百姓口里虽然没有说,可是心里几乎都是同一个想法:这下要完了!怎么办?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议论着是留是逃,留下会怎样?逃到哪里去,逃走又将怎样?议论来议论去,意见不一,有位年轻人就说:“逃什么逃?我不信朝廷会放弃开封,留下!保卫开封!”
金銮殿,李纲正在跟大臣们激烈地争论。
登上皇位之后,钦宗是想着怎么做才可以打退金军,收复已经沦陷的地区。但是朝中软弱的大臣,他们认为守不住汴京,一致建议钦宗逃往关中地带,认为西北禁军可以抵挡住金军的铁骑,认为关中地带易守难攻,不会被金军攻陷。
原来是早有逃跑的准备,李纲忍着怒火道:“金军已经在攻来的路上,而且金军擅长骑战,行进速度非常的快。这个时候你们怎么还能想着逃跑啊!”
李纲转而对钦宗道:“太上皇把江山社稷交到陛下手里,现在全城百姓都指望着陛下,您不能走啊!”
钦宗沉默,气氛变得尴尬。他也不想逃,他也想打败金军,他也想做个扬眉吐气的皇帝。
白时中过来道:“京城这个样子,不是没有守住的把握吗?万一金人破城,就再也没机会走了。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厚颜无耻,堂堂大臣竟然说出这么厚颜无耻的话。李纲对这种软骨头简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厉声责问:“天下城池还有比京城更坚固的吗?京城都守不住,你还能逃到哪里去?”
钦宗继续沉默,气氛继续尴尬,尴尬到让人浑身发冷。
钦宗在等,等李纲给他一个解释,一个让他真正有安全感的解释。
李纲道:“白时中、李邦彦你等朝廷重臣,拿着国家的俸禄,守城是职责所在。”
这话简直像头顶飞来一个炸雷,顿时在白时中、李邦彦头顶炸响。白时中“唰”地冷汗就下来了,他气急败坏道:“李大人,你这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想想黄河两岸什么情况,想守城,你守便是,放我们走吧!”
这句话,显然也是对被召来议事的几个大臣说的。这些人面面相觑一阵,一时都难以发言,最后还是李邦彦道:“李大人的意见当然也是为国为民,只不过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我等怯场,实在是开封难以守住啊!”
李纲目中闪过一丝冷嘲,却是不急不忙地道:“好,不是害怕就好。”
李邦彦见他这样说,不由几分恼恨在心中,沉吟片刻,却问道:“陛下呢?不知陛下怎么打算?”钦宗刚刚登基,所以,现在到底他的心意如何,李邦彦也猜不出来了。
李纲道:“皇上,莫慌!我们可以守得住。”
那边李邦彦却接腔问道:“哦?何以见得?”
李纲面如寒铁,目光如冰针般扎向这位朝廷重臣。李邦彦道:“请李大人指教。“
李纲转向钦宗,“皇上,算起兵力来,我们倒也不必如此心虚。开封城池坚固,将士勇猛,易守难攻,如今太原、赵郡、真定的金兵都被困住,不可能再前进一步,而各路勤王兵马正在往京城赶来的路上,已离开封不远,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军民一心,坚决守城,完全可以守到各路大军的到来。”
钦宗看了一眼李纲,不由感叹他的坚定,他是非要守城不可。于是不再保持沉默,点点头道:“好,我们要君臣同心,上下一心誓守皇都才对。”他的目光缓缓看向大臣们,“诸位卿家,已经进入战时,正是各位为国分忧解难之时……”国家危机,他们也是责无旁贷的。
钦宗这句话一出,主张逃跑的大臣们差不多全身都绷紧了,尽皆低头不语,要他们去打仗,那还不如让他们去自杀。
“怎么不说话?”钦宗语声焦灼。
“臣,只怕开封守不住,还请皇上早作打算,太上皇不是已经走了吗……”李邦彦道。
李纲怒道:“如果陛下也像太上皇一样,那太上皇一番心意不就白费了。”言下之意,你皇上如果也跑,那太上皇何苦放着好端端的皇帝不做让位给你啊?不就是让你临危力挽狂澜嘛!
皇上冷着脸,就象没听见他说的话一样,视线移向白时中。
“那白大人呢?”
“臣……臣也建议先离开开封,只要有臣可以做的事情,臣万死不辞。”
简直是混账无极的话。
李纲道:“陛下,不能走,京城需要陛下稳住大局。请陛下三思!如今国势危殆,正是需要陛下坐镇京师的时候,陛下一走,人心会浮动的!万万不可离开啊!”
钦宗还在犹豫,李纲觉得自己肺都快气炸了,自己冒死扶起来的皇帝,竟然也是这样懦弱、无主见,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瞧他们一个个随时准备逃跑的软蛋样子,李纲真想一巴掌拍死他们。气极无语的李纲忽然跪地嚎啕大哭,他抱住钦宗的腿,以死相劝。
“陛下,又能到逃哪里去?即便是像太上皇那样躲了,如果京城破了,金兵继续南下,又能躲到哪里?”
李纲说的也正是钦宗在心中千百次地想过的。打心眼里,他多么希望能守住京城,平安无事。
“我们的京城禁军愿意拼死守城,万一您逃跑途中金兵破城,禁军的妻儿老小都在城内,假若他们逃散,敌军步步紧逼,陛下您还没机会逃远,金兵奋力追赶,到时您怎么抵挡?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话算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