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和派在朝堂上占绝对优势,议和的决定很快就在朝堂通过,张邦昌是受命出使与金国议和的大臣。对李纲策划的大行动,张邦昌虽担心害怕,但是秦凤路军马已到,毕竟气壮了些,可是当他知道另外一件事情就坐不住了。于是张邦昌找白时中商议。
“张大人,这是皇上交给你的美差啊,何以如此沮丧?”
“白大人说笑了,与金和议一大苦差也!皇上许割地赔款,但又默许姚平仲暗地里袭击金人,我是有去无回,死路一条啊!”皇上的心思白时中岂会不知?他心里明白钦宗根本没有想让张邦昌回来的意思。
“姚平仲?”
张邦昌叹口气道:“皇上心思易动,对姚平仲另有安排。我们与金人谈判,金人退兵的条件是大河以北的三镇土地都割让给金国,再加上银绢,原本都已经谈好,我也即将去签订盟约,如果姚平仲带着人突然偷袭金营,金人迁怒与我事小,如果迁怒与皇上,岂非又要刀兵相见。”
白时中道:“不是要等大军主力到了之后才动手吗?何以又来姚平仲偷袭?种师道和李纲怎么说?”
“他二人恐怕不知。”
“此事难矣!”白时中手敲桌面,发出“嘟嘟”的声音。张邦昌更显焦躁,在房中走来走去。白时中道:“张大人受命出使,邦交使臣自与别个不同,随机应变当无性命之忧。”
“我受命出使,原本无碍。可是完颜宗望只等签定盟约就退兵,皇上不想割地只等大军主力到了再打,可是如果姚平仲果真在我出使期间偷袭,我即便保住性命也不会被放了。偷袭成功还则罢了……”
白时中沉思不语,他心里想的是,这次守卫京城李纲已经威名赫赫,他因李纲由宰相罢为观文殿学士,原本一肚子怨气,不管姚平仲偷袭成功,还是初六的总攻胜利,他都没有任何功劳,而李纲的地位则会更加稳固。白时中又敲着桌子慢慢道:“只要完颜宗望退兵回了北方就是大功告成。不妨如此!”
白时中低声跟张邦昌说着他的思谋,张邦昌皱着眉头听着,良久叹口气道:“此为下策!”
白时中忽然站起,来回踱了几步冷声道:“此下策还要赌姚平仲立功心切,瞒着种师道擅自行动方可成功。”
“如果姚平仲不擅自行动呢?”
“那也无妨!勤王兵马陆续抵达,完颜宗望不知虚实,已有退心,他要的是签定盟约,哪里会着实在意姚平仲会不会去偷袭。姚平仲按兵不动,岂不更好!”
姚平仲也是大宋响当当的西部边关大将,陕西人。父亲和祖父都是镇守西北的将军,武将世家,然而姚平仲从小就是孤儿,跟随叔父长大。陕西风俗男孩打小习武强身,所以姚平仲也练了一身好武艺,关中的豪杰都不是他的对手,算得上武林高手了。大名鼎鼎的“小太尉”便是他。
有了一身武艺自然要报效国家,光宗耀祖,姚平仲十几岁便从军打仗,在大宋和西夏军队臧底城交战中,十八岁的少年一马当先,英勇善战,一番冲杀就消灭二十多敌人,头领及副手均被斩杀,余下的人无心再战,能逃的逃,不能逃的就投降。姚平仲一战出名,此战之后姚平仲一跃成为西军中最年轻的将军。
当时西部的军队统帅是宣抚使童贯,童贯很快听说了小太尉姚平仲的故事,大感惊奇,觉得这个小伙子不可小觑少年英雄大有前途,于是就叫姚平仲前来谈话表示亲近拉拢之意,想让他成为自己的亲信。姚平仲早就知道童贯其人其事,对他种种行为嗤之以鼻,打从心里看不起他,自然不想接近他。由于心里不屑姚平仲和童贯谈话时傲气凛然,一点也不奉承屈从童贯,更不理会他的示好招揽,童贯碰了一鼻子灰,他哪里受过这等轻视,心里恼怒异常,又不能强迫姚平仲低头,便把姚平仲应得赏赐大大减少降低。
后来睦洲盗贼作乱,徽宗派童贯征讨。“贼寇猖狂!”童贯对盗贼深感头疼,可是只有年轻的姚平仲堪当大任,虽然心中讨厌记恨姚平仲,但是童贯不得不佩服他的勇猛果敢,没办法,谁让找不到比姚平仲更合适的人呢?大事为重,再说平乱成功还是他童贯功劳最大,童贯斟酌再三只好又调姚平仲随军一起同行剿匪。
姚平仲果然厉害,不负众望,很快作乱被平定,等到论功行赏时毋庸置疑姚平仲的功劳在全军最大,童贯实在欣赏这个武艺高强沉稳干练的年轻人,想拉拢他的心思又蓬蓬泛起,便第二次叫姚平仲前来。童贯看着英姿勃发的姚平仲慈祥地笑着,“姚将军少年英勇,老夫欣赏你的才干。本次荡寇有功,你想要什么赏赐只管说就是了。”
童贯的意思是官职财宝随他要,无论姚平仲要什么,他都答应他满足他。结果姚平仲说了一句话差点没把童贯鼻子气歪,“大人,我任何赏赐都不要,就想见见皇上。”童贯的脸立刻变黑,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心中骂道:好你个不知好歹,胆大妄为的姚平仲,野心勃勃啊,还妄想见皇上,岂有此理!我不但不让你见,还让你从此后再也嚣张不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平乱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功劳最大的姚平仲两手空空啥都没有。乱象已除,民心已安,皇上心里高兴,童贯察颜观色便请皇上召见诸位将领,皇上二话没说点头同意,于是王几道、刘光世等几个将领都得以被皇上召见,独独没有姚平仲。
不过姚平仲的事情被当时还是太子的钦宗听说了,太子对内侍赞扬西军将领果然个个威风,内侍道:“听说有个姚平仲挺厉害,但他对媪相不理不睬,媪相说他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因此才没有被皇上召见。”
“哦,竟有这等人物,难得!”太子对姚平仲大是欣赏,便记住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