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天作之合(2 / 2)

是啊,怎么,你不愿?阿娘听闻那契丹王子也只十五岁上下,相貌俊秀,英武过人,正是个少年英雄了。契丹家最小的儿郎子继承家业,今后你堂兄发兵帮他打回江山来,我儿便是契丹家的主母。从此后塞北万帐百姓,皆是你们的子民。”朱氏肃颜道,“你当以古朝那些襄助异族百姓耕织修庙的公主为楷模,敦睦两国,如此青史上,自有你的一笔。”

史书上……有她的名……?

姬椿一时惶然,她何曾奢望过,要名垂青史。

谁能拒绝这样的事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若能在史册上留名,被后来人称颂……那自然是千万倍地好过老死闺院之中。

“赶明儿交你阿爷,请人来与你说契丹风俗,对了,济海长公主身边的那位陆家小娘子,不是从代北回来的么?请她也来与你讲解,你们女儿家,说得到一起去。”

朱氏说了这许多,只“陆家小娘子”五个字,落入姬椿心中。她一句话也说不出,只触动心弦的一霎,那双微垂的眼眸里便储满泪水。

朱氏的话,戛然而止。

她自然是很会读人面色的,也懂人心。

因此这一眼,便瞧出九娘大约是有什么舍不下的念想的。

“怎么,你不乐意做这长公主,不愿为国为民,去做这契丹家的可敦主母么。”

姬椿没有回答,她无法说自己不愿。

若是她嫁了卓鹿延,便能让两国安泰,百姓们各自乐业,再无劫掠战争,她怎么能说不愿意?

可她心下藏着个影子。

那人身形单薄,眉目如画,分明是将门子弟,又生了好个风流模样,却真真是个博览群书的谦谦君子。

那样的他,一定喜欢温婉多才的淑女。她这些年来用心读书,精习女工,每每眼前酸痛了,红着腮颊,想想今后若能如愿,与夫婿二人花下谈诗论经的惬意,便觉倦乏一扫而空。

他是她每逢想起,便会心下温软的人。

可是,可是,她若是要嫁给卓鹿延,这一生一世也见不到他了。

他也绝不会与卓鹿延争她——他喜不喜欢她,她尚不敢说,可纵然喜欢,他也断断不会与卓鹿延争。

那是朝廷的大政,是牵涉两国的大事。

一个一心为国的君子,怎可为儿女私情,违拗君王的心意呢。

九娘在朱氏殷殷的注视下,轻轻摇头:“阿娘,我只是怕。”

这个庶女是有些懦弱的,朱氏一向知道。

早知她有出去联姻的命,便不该压着她养。

朱氏心中暗叹一口气,口中却道:“不必怕什么,你是大周的长公主,契丹人也不敢不给你颜面的。”

契丹人不敢不给她颜面么?

姬椿实在不敢做如此想,她与六姊一起读了许多书,读史明智,这很是不假的。

她想,卓鹿延要凭借和她的婚事弄来大周的铁骑帮他复国之时,固然是会万分爱重他,可当契丹的万帐子民重新汇集于他马后,他可还会将她一个孤身的弱质女流,看在眼中?

若是他不敬她,契丹人自然统统不会敬她。

归根结底,她到底是只有求得夫婿爱重,才有路可走。

心下自然有些苦涩,可无人能说。

在姬桢那里见到陆仪娘,也不似从前一般亲切,那点儿盼望既然落了空,便是轻轻一碰,都觉出丝缕痛楚来。

姬桢和仪娘却是不知她心中难过,只笑她如今定了亲事,便连先前小娘子的三分活络顽皮都尽收了,如今竟端庄得像位德高望重的夫人了。

姬椿脸上发红,却是低头不言。

仪娘尤不肯饶她,太后曾点拨过她多和素珠儿来往,因此她常约素珠儿驰马郊游,对卓鹿延,自也多几分了解。

“阿桢你是不知,那卓鹿延虽然是个契丹蛮子……啊,是契丹王子,心里却喜欢咱们周人姑娘温柔知礼的样子。别看他从没见过阿椿,可他这脾胃岂不是正对了阿椿模样?可见正是天作之合呢。”

天作之合?

连姬桢也笑:“这竟是真的!”

前世卓鹿延喜欢的,不也是个纤柔温驯的宫女么?他真是喜欢这样的——只不知阿椿这门亲事,是不是卓鹿延亲自求来的。若是,只怕卓鹿延那日在大帐之中,便瞧中了阿椿了。

若真如此……倒不必很担心阿椿今后被人欺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