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没做错什么。” 朱棣和道衍隔着棋盘,气氛有些僵硬。 道衍重新拈起一枚棋子说道:“做没做错,归根结底这不是陛下一念之间的事情吗?不杀姜星火,别的不说,光是削藩这件事,就能让二皇子之前刚刚被陛下亲手默许打压下去的声势,再次汹涌起来。” 朱棣沉默了。 大皇子朱高炽为人宽厚贤明,有仁君之风,是个守江山的好人选。 手心手背都是肉,朱棣不是不爱自己的大儿子,只是更爱跟自己更像、关系更铁的二儿子。 “把削藩的事情,先告诉老大,让他也想想法子,他身边不是那么多文臣名士吗?” “明日的中秋宴上,之前来祝贺朕登基的诸藩使者和世子俱在,朕会宣布此事。” “陛下!” 听了这话,道衍霍然挥袖,棋子瞬间散落一地。 朱棣皱眉看着道衍。 道衍几乎是以咬牙切齿的姿态,怒视朱棣道:“你明明知道姜星火的计策,别说是解缙这种废物,就是杨荣、杨士奇这样的人才,也决计是想不出来的!姜星火的削藩之策,老衲都甘拜一次下风,陛下这么一捧二皇子,朝野间必将再起立储之争!” “朕不这么做,难道要说朕的计策是偷听来的吗?” “朕不这么做,难道朝野间就不起立储之争了吗?” 朱棣也一巴掌掀翻棋盘。 “哐当”一声,身着常服的朱棣昂身而起,反而像一位就要杀人的凶神一般。 道衍怡然不惧也是站起了身,长风吹过,黑色袈裟猎猎作响。 朱棣看着眼前的道衍,一时神情有些恍惚。 他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和那个胆大包天的青年僧人初遇的场景。 一样的剑拔弩张,一样的互不相让。 “最后一次,以后朕不拉偏架。” 随后,朱棣亲手拎起棋盘放了回去,两人方才坐下。 “让老三去诏狱给老二传话,就说中秋宴上朕会宣布削藩的事情,问问他有没有什么意见,有的话写奏折托老二递上来。” “老衲不是说陛下让二皇子献这个计策不对,总不能由陛下说出来,那让二皇子知道,不是明摆着监视他吗?是会父子离心的......而且由他来献,也确实更容易团结勋贵,让勋贵们带头表态,支持陛下解除海禁下西洋的决定。” 道衍此时怒容不再,捏着念珠一副得道高僧的寂然模样,他转了很久的念珠,最后还是说道。 “陛下,老衲是略懂谶纬卜筮之道的,也算过姜星火此人。” “结果如何?”朱棣有些好奇。 道衍沉默后,面露难色地说道。 “别算了。” “什么?” “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别算了。” 道衍手中的念珠停止转动,被他死死捏住,苦笑道。 “这姜星火也不知道是从哪冒出来的,纪纲已经查了,绝不是建文余党。姜星火前二十年几乎都在乡里度过,仅仅到过几次县城,便是教他的私塾先生,也只是方孝孺的记名弟子而已。” 朱棣啧啧称奇地说道:“而且最为令人惊异的是,这姜星火好像每日都在盼着死一般,实在是不可思议......纪纲打探到有不止一次姜星火跟狱友提及,只要死了他就可以‘回去永生’。” 道衍准确地解读了朱棣的疑惑:“陛下觉得姜星火的见识,仿佛是天授一般,而这番一心求死的态度又过于反常,是吗?” 朱棣有些哑然,点头道:“对,朕就是这种感觉。” “那便是天授的,那便是求死的。” 见朱棣一时愕然,道衍道:“陛下可曾听闻谪仙人?老衲早有此猜度,万一是受了罚下界的谪仙人呢?人家莫不是死了就回天上永生享福了,自然是生而知之,自然是盼着早死......若是陛下实在不放心,便寻相士袁拱来认真瞧一瞧便是了。”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 听了这说法,朱棣暂时也拿不定注意,至于给他和道衍都相面颇为准确的相士袁拱,倒确实是个好人选,当世谶纬卜筮之学,也唯有此人能窥得天机了。 朱棣当即唤来锦衣卫,纪纲却是处理完手头事情赶来侍奉了。 “纪纲,你安排人去浙东请袁拱,就说朕和道衍大师遇到了疑似谪仙人的存在,请他来看看。” 纪纲离去后,朱棣沉思片刻,又与道衍商议起了后续安排。 “老大就不用再闭门思过了,从中秋宴后,让他出来做事。” “至于老二,让他先在诏狱里待一段时间吧。” “陛下是还与二皇子置气,还是怕二皇子离了诏狱,便不方便听姜星火讲课了?” 朱棣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说道。 “就用姜星火的计策,藩王和郡王的俸禄上调,同时发放‘年终赏赐包’,这样在近些年朝廷供养宗室的开支会大一点,但越往后,随着财政的改善和宗室数量的增多,对比原来的供养方式肯定是要节约很多。” 朱棣转头询问道衍:“另外,关于海洋贸易的事情,朕打算让马和来做,让他先去了解一下途径诸国情况和海图、物产等信息,你觉得如何?” 道衍微微颔首:“福吉祥是信大食法的,父祖辈都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