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茫然地回答道:“我当然是我啊.不然还是谁呢?” “你,真的还是你吗?” 见李景隆游移不定,袁珙换了种说法。 “如果你是一个在诏狱里被单独关押一辈子的犯人,记得你的所有人都已经死去,只有狱卒隔着门每天给你送饭,哪怕你还活着,在社会上,你还是你吗?” “我不是我?” 袁珙干脆说道:“老朽懂姜先生的意思了,人不是个体,人是在社会中才有意义,换言之,个体的人性毫无意义!” 李景隆的身上寒毛倒竖,他仿佛过了一股电流一般,整个人都弓起了身子。 如果自己真的被朱棣圈禁一辈子,没有了人脉、权力、地位,那么,曹国公李景隆,还是曹国公李景隆吗? 自己是死是活,对外面社会上的人来说,还重要吗? 自己还存在吗? 姜星火只为他们的对话分神了片刻,旋即继续写道。 “人性不是先验的,也不是先天产生的,而是后天从社会中获得的。” “正是在社会性中,才能找到人性的存在,人一定是在社会中,在实践中,才成为自己。” “人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某个先验本质的产物。” “人性不是先天被规定好的,而是在社会之中被构造出来的。” 看到信件上的这些话语,袁珙如同醍醐灌顶。 袁珙的大脑时刻想要释放出让他颤栗的兴奋感。 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划时代的论断! 人性,不是先天的,是后天社会中产生的!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从根子上就错了! 而他袁珙,亲眼见证了这封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信件,是如何产生的! 这是何等的荣耀? 当袁珙想到,这封信会对整个儒家体系造成多么大的冲击时,就忍不住心驰神往。 就仿佛把儒家思想这座上千年来历代圣贤添砖加瓦,构建的大厦,给从地基上生生挖掉了一个角! 马上,一角倾塌就会带来山崩海啸般的连锁反应。 整个大明的儒学界,都会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是颠倒乾坤的思想变革! 而他,有幸参与其中! 在信的末尾,姜星火系统地回复了道衍提出的几个问题。 “那么理想的大同社会在未来为何一定会实现?为何现在先验人性论(性恶论)似乎直接驳斥了这种可能?人是否总是贪婪自私的?” “姜某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因为这个历史阶段的人性(贪婪自私)是该历史阶段的社会性(社会压迫与物质精神供给不足)所赋予的,当我们把视野拉长,以千年为尺度,在未来随着历史阶段的演进,那时候的‘人性’和现在绝不相同,姜某对此深信不疑。” 信的最后,姜星火写下了尼采在《朝霞: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即是围墙。” ——跳出当下,方见未来。 所以……看明白了吗?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