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苗菜长得怎么样了?” 皇宫里,徐皇后被朱棣同样的问题弄得烦不胜烦。 “陛下,您这两天为什么一直关注那点芽苗菜啊?” 朱棣拒绝了宫女的服侍,自己穿着燕居常服,一边穿一边对身后榻上的徐皇后说道。 “秘密,成功了再告诉你。” 不多时,被派出去看芽苗菜长势的侍女回来了。 “陛下,两边差不多,没什么肉眼可见的变化。” 朱棣闻言轻叹了口气,倒也没说什么。 “陛下是要去内阁吗?”徐皇后云鬓散乱地起身问道。 “不去内阁。”朱棣挎上了犀带,说道,“去大天界寺听说老和尚最近疯病稳定下来了。” 徐皇后嘀咕道:“那么大把年纪,都快七十的人了,天天还琢磨新学问,换谁都得疯。” “哼哼,患难与共二十多年,老和尚对朕不仁,朕还能对他不义不成?”按惯例,朱棣在牛皮靴子的靴叶里插上了一把用了很多年的割肉匕首,“朕就当他是个疯子,带点蔬果去慰问慰问.今天不去看看,要不然就得等朕回南京再去喽。” 徐皇后沉默刹那,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给丈夫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像是每次出征前的那样。 只是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摊役入亩,非得陛下亲自带兵去吗?” 朱棣低头认真说道:“你知道朕的习惯。”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大天界寺。 秋天的味道已经在这座宁静的寺庙里飘散开来。 小沙弥们拿着大大笤帚清扫着开始掉落的秋叶、老僧们裹得比往年更紧一些的衣衫、附近前来祈福秋收的农人们虔诚的神情无不说明了,秋天真的来了。 “笃~” 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朱棣缓步走到门口敲了敲门,另一只手中亲自拎着一篮子新鲜果蔬,上面还点缀了一束红白相间的野菊花,显然是徐皇后的手笔。 几名路过的僧人向皇帝陛下恭敬地行礼,朱棣登基这几个月以来,佛门和道门在建文朝被打压的情况明显好转了起来。 最直观的.就是香火钱开始逐渐变多了。 没人开门,朱棣直接推门而入。 看见房间里的佛像。 朱棣脸上带着温和笑容向如来佛祖施礼,并用有力的指节将手中鲜艳欲滴的花束,插入面前的香炉香灰之中。 “朕就说嘛,大男人见面带这个不得劲儿,送给佛祖他老人家拈去,心里马上就舒坦了。”朱棣心想道。 看着整洁无人的禅房,朱棣向书房扬声道。 “老和尚,还活着吗?” “承蒙陛下挂念,还活着。” 朱棣拉着内侧的推拉屏风,随后走了进去。 书房里堆满了如同小山一般的各类书籍,佛经、道藏、孔孟学说.应有尽有。 但这些似乎都没有被道衍看在眼里。 道衍的眼中,只有放在书案上,用青玉镇纸压着两端的一封信。 “今天怎么不唤朕‘吸血虫’了?” 朱棣把手里的一篮子果蔬放在了书房门口的柜子上,向道衍的位置走去。 “陛下乃是真龙天子,怎么会是吸血虫呢?谁说陛下是吸血虫?老衲马上去跟他争辩争辩。” 道衍抬头笑道,看起来精神正常多了。 朱棣嗤笑一声,说:“朕这皇位是自己靠着一刀一枪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就算是吸血虫,那也是笑谈渴饮仇寇血老和尚自己说罢,想明白什么了?” 道衍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的问题,反而说起了几件小事。 “陛下应该还记得,前两个月的时候,老衲回了趟长洲县(属苏州府)老家。” 朱棣微微颔首,示意他记得。 “唉” 道衍叹了口气,说:“老衲那老姐姐,七十多岁喽。” “丈夫可还在世?可是要诰命?”朱棣不以为意,“要什么官职、诰命,你自己写完交给朕就好了。” “不是这个意思。” 道衍摇了摇头说道:“老衲回家的路上,听到路边苏州府的小孩,路上都在唱童谣——燕南飞,江山乱,百姓苦,有谁悲。” 朱棣冷笑不止。 “老衲那老姐姐,不让我进家门,骂我是乱臣贼子,把我骂了回去。” “老衲去见老朋友王宾,他也不肯见我,只说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道衍手里的新念珠转动不停:“陛下知道,老衲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江南士绅,硬的跟朕玩不过,开始玩软的了。” 朱棣的目光变得极为阴沉、森寒,仿佛要凝结出冰花来。 江南的士绅阶层,控制着大多数城市和广大乡村的话语权,他们表面上服从朱棣,背后却用童谣、话本等等种种文学性的隐晦方式来诋毁辱骂朱棣,借此贬低朱棣的统治合法性。 这是朱棣最无奈的一种情况。 因为他一向无往不利的刀锋,无法解决。 这是战场之外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这是, ——战后之战! 朱棣可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