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歪脖子树下。 “姜先生,意义何在啊?就算讨论出来了,又能怎么样?俺搞不明白。” 朱高煦这边挠了挠大胡子,发出了跟他爹一样的疑问。 姜星火没说话,夏原吉却醒悟了过来。 “非常有意义!” 夏原吉自顾自地推导道:“这个等价原理,不用问,谁都知道肯定是错的。” “确实。”姜星火笑道,“毕竟都得顾着眼下的苟且,哪有时间想远方的未来?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看得这么长远。” 朱高煦愈发迷惑:“那讨论一个错的东西,是为什么呢?” “是错的。”夏原吉耐心解释:“但问题是,这里面反应的经国济民之学的道理。” “什么道理?” 夏原吉道:“姜先生提出的这个等价定理的意义在于,朝廷发行大明国债,普通老百姓是否将朝廷发行的大明国债,在未来兑现的东西视为自身财富的一部分?” 朱高煦愣了愣,毫不犹豫地答道:“肯定是啊!” “不,这个等价定理的关键点就在于,如果所有老百姓都觉得,大明国债需要他们未来的税收来偿还,那么他们手里的大明国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也就不会被看做自身财富的一部分,也就不会用来花钱.如此一来,货币自然就不会加速流动。” 夏原吉越理越顺:“也就是说,面对征税和发行大明国债,普通老百姓是否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对朝廷户部的财政制定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能证明这个等价定理是彻底错的,才意味着,发行大明国债,会让老百姓多消费,货币多流动,如此以来,才能更多地创造譬如商税、车船税等税收,也能通过发行大明国债尽快地回收老百姓手中多余的宝钞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证明大明国债对老百姓的消费是有刺激作用的!” 经过姜星火数月的悉心教导,朱高煦现在也不算很笨,他听到这里,结合之前讲的货币那节课,也有了些拨云见日之感。 “俺懂了!” “也就是说,只有证明这个等价定理不对,才能保证发行大明国债有效,否则,大明国债发了也是白发?” 姜星火笑着颔首。 “这个等价定理的意义便是如此,只有让你们知道错的,才能学会对的。” 姜星火简单解释了等价定理到底错在哪。 “首先,实际上,买了大明国债的普通老百姓也许并没有遗赠动机,因为可能他们没有子女.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关心子女的事情。因此当朝廷采用国债替代征税时,普通老百姓便不会将国债留给后代让其用于应付未来税收负担的增加。 相反,由于偿还大明国债本息所需增加的税收要在他死后才开征,因而他所要承担的税收负担的现值下降,相当于他当前的财富会增加,因而普通老百姓当期的消费支出完全可能会随之而增加。” 姜星火又在地面上写了六个字。 ——边际消费倾向。 接着,他解释道:“意思就是,老百姓手里每增加或减少一文钱铜板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换句话说,就是有钱没钱时不同的消费选择。” 见两人都表示能听懂。 姜星火继续道:“其次,支撑等价定理的假设是朝廷对每个普通老百姓减少税收负担的数额相同,并且每个普通老百姓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差异。但实际上对每个普通老百姓来说,大明朝廷税收减少的数额不可能相同,并且每个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 怕光说他们听不懂,姜星火继续用刚才的例子,稍加改动来解释。 “还是刚才100文国债的例子,为了方便说明,假定大明朝廷减税政策的受益者为全天下老百姓的一半,受益者当期税收负担减少200文铜钱,这个是跟之前的例子不一样的改动。” “那么大明国债持有者与税收负担承担者范围的不一致性,以及同为大明国债持有者、税收负担承担者,其大明国债持有比例与税收负担承担比例的不一致性,使社会资源【从税收负担不变的老百姓转移到了税收负担减少的老百姓】手中。” “等等等!” 朱高煦连忙打断。 “什么意思?姜先生能举例子吗?” 姜星火善解人意地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意思就是,甲乙同样是村中富户,但甲的家里钱多,乙的家里钱少。” “那么同样是买大明国债,同样是减税,家底子厚实的甲买得起相当于乙2倍的大明国债,那么是不是甲的大明国债持有比例比乙要高?” 朱高煦点头。 “同样是减税,如果乙买的大明国债花的钱,与减少缴纳赋税的钱相同,乙的税收负担是不是不变?” 朱高煦再点头。 “那么对于甲来说,买了相当于乙2倍的大明国债,扣除其中的一半花费,抵掉了减税.就相当于甲把今年减税的钱用来买了跟乙一样的大明国债,而因为家里有钱,他又多买了一份。” “那么甲乙相比,减税是不是让甲的税收负担减小了?” 朱高煦似懂非懂地再再点头。 姜星火继续道。 “其结果是,减税的受益者将会增加当期消费,受损者将会减少当期消费。” “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