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奉天殿。 “陛下,大事不好!” 一位老太监顾不得宫里趋步而行的规矩,走进殿内焦急道。 “何故慌张?慢慢说,这像个什么样子?”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道。 看着老太监的模样,朱棣心头也是奇怪,这老奴平素稳重的很,今日如何这般举止失措?也不知是什么大事。 老太监擦了擦额角的汗珠道:“回禀陛下,刚才有成国公府家将紧急来报,成国公病倒在安庆了!” “什么?!” 闻言,朱棣脸色大变,犹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成国公病了,他不意外,可成国公是何等年富力强,三十出头,身体雄壮的能生撕虎豹,就算有些咳嗽,怎么就能病倒了呢? 而且,一个更可怕的念头出现在了朱棣的脑海里。 姜星火刚刚出狱的时候就说过,成国公朱能,会病死在征安南的途中! 对于姜星火的预言能力,朱棣不是不信,一开始他确实信了,甚至亲自登门探望朱能的身体情况,可朱能当时确实只是略有咳嗽,就像是普通的嗓子不舒服,身体一点都没受影响。 因此,朱棣慢慢地也就将信将疑了,毕竟姜星火自己也说过,他的预言能力一旦干扰到现实,就有可能会产生偏移当时朱棣想着,或许朱能的身体,也有这种可能。 而经过好几个月的观察,朱棣也始终没发现朱能有什么异常,朱能也说自己看过医生了,就是伤风咳嗽,所以朱棣最后还是派了朱能统兵。 可谁知道,在南京城里还是好端端的,怎么刚离开南京没几天,就病倒了? “把传信的人给朕带进来!” 须臾,成国公府的家将被带了进来。 “成国公现在情况如何?安庆到南京顺江而下不过两三日工夫,为何不让成国公回来休养?”朱棣疾声连问道,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关心朱能的身体情况。 “成国公如今重病垂危,连船都下不来,随军医师说成国公不能再长途颠簸了,待在安庆或许还能熬一阵子,可要是一经颠簸,或许就.一命呜呼了。” 成国公府的家将战战兢兢的把话说完,便低垂双目等待圣训。 “砰——” 只见御案前的朱棣一巴掌拍在桌上,把茶杯震飞在地。 “混账东西,你糊弄朕!成国公分明好端端的,哪儿来的重病?” “小的不敢……” 成国公府的家将也是有苦难言。 “滚下去,滚!” 朱棣怒喝一声,那家将吓得屁股尿流,但旋即就被朱棣又叫了回来。 “成国公到底是什么病?随军医师可曾诊断了?” “天哮,又名鹭鸶咳。” “若是没有别的要说的,这便在一旁歇着吧,给朕把太医院的御医都唤来!” 不多时,太医院院判,连同其余几名有资格真正称为“御医”,给皇帝看病的医师,都来到了奉天殿。 永乐朝的医学界顶尖巨擘齐聚一堂。 “鹭鸶咳?” 七十九岁的太医院使戴思恭闻言面露难色。 姜星火前世有句话说得好,不怕西医笑嘻嘻,就怕中医沉脸皮。 看到戴老这副模样,朱棣的心里也沉了下来。 要知道,戴思恭这可是给他爹老朱看病几十年没出过岔子的狠人。 事实上,这位也确实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初医学家,其父戴士尧为名医,幼承父业,继向朱丹溪学习医术二十余年,惟戴思恭得其真传,治疾多获神效,由是号称“华佗在世”。 洪武年间,戴思恭被征为正八品御医,授迪功郎,由于他的疗效特别好,每次都能药到病除,所以深得朱元璋器重。 等到洪武三十一年,老朱快挂了的时候,太医院的医官被杀了个人头滚滚,唯独慰勉戴思恭说:“你是仁义人,不用怕”,就连朱允炆这混小子都很信任戴思恭的医术,将诸多侍医治罪,唯独提升戴思恭为太医院使。 “有没有可能诊断错了?”朱棣问道。 戴思恭捻须苦笑着摇头,只说道:“陛下,鹭鸶咳不是什么难以判断的病,因为病人在晚期咳嗽时发出的声音实在太过独特,随军医师不太可能诊断错。” 事实上,鹭鸶咳在现代有一个小孩家长们比较熟悉的正式名称,“百日咳”.但“百日咳”并非只作用于小孩,只是小孩抵抗力弱,更易被感染,可大人同样不能幸免,甚至跟是否身强体壮无关,因为这是通过飞沫传染的疾病,从潜伏期到第六周都有传染性,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这种病的病因,是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因病程可迁延数月,所以才被形象地称为“百日咳”。患者可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且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严重者会引起死亡。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可延至春末夏初,成国公朱能正是在春天患上了此病,叠加水土不服,所以到了百日咳的晚期才会突然病倒,而且病得极为严重。 当然了,“百日咳”这名字虽然是现代起的,但华夏古代早就有了,中医自然有所研究,可方子很多,能见效的不多,尤其是对于百日咳晚期,能见效的就更微乎其微了。 ——归根结底,因为这玩意的本质是细菌! 怎么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