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儿杨氏相信,当初把那张氏给赶到庄子上去了。陈氏就想把良哥儿养在身边,照顾好了,指望老了有个依靠。说到张氏,杨氏突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糟了,良哥儿那孩子铁定出城去找他阿娘了。” “什么?什么?那庄子离京城好几个时辰的路呢,良哥儿一个半大孩子,又是养尊处优的,他怎么能找得过去?” 陈氏瞠目结舌的看着杨氏,明显的不敢相信,但又不能不相信。 “若是你们之前没有想到,此时城门已经关了,今夜铁定是找不到良哥儿了。”苏宗耀分析道。 老太太心里一紧,也急了起来,“这可如何是好?良哥儿一个人在城外,又没去过张氏所在的庄子,要是路上碰到拐子……,我的天爷啊!” 老太太的话让在场所有都紧张了起来,陈氏更是吓得浑身直哆嗦,“怎么办?怎么办?现在勇昌候府的人还在家里蹲着守着呢。” “城门已闭,非朝廷急事万不能再开,只能等到明早城门开了再作打算了。”杨氏起身道:“阿娘,良哥儿的下落暂时定不了,我这就随二弟妹过去一趟,怎么也得先把勇昌候府的人给安抚住。” 老太太立马起身丢掉手炉握着杨氏的手,眼里有感动,有信任,“老大媳妇,让你操心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阿娘放心,我先去看看。” 有杨氏一路,陈氏心里的不安多少减轻了许多。 马车上,陈氏一直瘪着嘴,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然后开始细说张氏不在的这些年她对良哥儿怎样怎样,“那小兔崽子真是不知好歹,大嫂嫂有所不知,为了那个孩子,我倾尽的心血比教养玫姐儿的时候都多。我现在年纪大了,体力精力都跟不上了,偏偏这小兔崽子不是好,什么都跟我对着干。开始我还到二老爷面前抱怨,说张氏将孩子养歪了,可是这都多少时候过去了,不论我怎么管教,那孩子见我就一直像仇人似的,非说是我害得二老爷把张氏给赶出家门的,不论我怎么哄,他都是拧着一根经。后来我在二老爷面前抱怨得多了,他也开始怪我,是我没把良哥儿给教好,甚至还说过几次要把张氏从庄子上接回来的话,要不是我搬出阿娘来,二老爷指不定真的就把张氏给接回来了。” 在妯娌之间如何相处这个学问上,杨氏例来是有分寸的。既然是分了家的,二房只要不是有事找上门,或者伤害到大房的利益,她基本都不闻不问的态度。自从张氏被赶去了庄子,良哥儿被养在了陈氏名下,二房宠妾灭妻的戏码似乎就已结束了。 至于后面发生的那些事,陈氏不提,她也是不会主动去问的。诚如此时,陈氏要是不说,她还不知道这些年她过得如此憋屈。 “按说良哥儿你养了这么久了,就算是块石头,也该捂热了,怎么良哥儿还是与你不亲近呢?” 听着杨氏的疑问,陈氏没作他想,还是只沉浸在自己哀怨的思绪里,“这孩子就跟他阿娘一个德性,忘恩负义,都是白眼狼儿。” 马车摇摇晃晃,深夜里,车轴声显得异常的响。车室里的杨氏摇了摇头,“这可不是白不白眼狼的原因。” “那还能是什么?张氏又不在跟前儿,怎么教良哥儿对我不恭敬,不孝顺?” 杨氏没作声,因为马车停了下来。 下了马车后,陈氏紧挨着杨氏低声说道:“傍晚的时候勇昌候府的人涌进门,左邻右舍不少人都看见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只怕没办法在这儿立足了。” 一进门,果真在院子里看到十来个护院模样的人或蹲或站或倚,他们不说话,也不离开。 看到陈氏和杨氏进来了,又把目光齐涮涮的望了过来,那些人护主的眼睛都充满了怨怼,陈氏害怕这样的对视,躲在杨氏身后不敢出来。 苏宗明得到消息杨氏来了,快走了几步迎出来,然后朝着杨氏作了半揖,“大嫂嫂,你怎么来了?” 说完,又瞪了一眼陈氏。 他只是想让陈氏到大房那边去拿个主意,或者可以利用什么关系,派人偷偷在城里找到良哥儿然后藏起来,别叫勇昌候府的人知道了。本来这事就挺丢人,她还把大嫂嫂杨氏领进了门。 陈氏不明白苏宗明瞪来这一眼是什么意思,但杨氏却很明白。她看着自己这个小叔子说:“二老爷别瞪二弟妹了,出了这么大的事,阿娘急得不行,让我跟着二弟妹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杨氏直接把老太太搬出来,就不说是自己的主意了,省得苏宗明又觉得自己手伸得太长。 果然,苏宗明脸上的颜色松了松,“请屋里坐。” 一进屋,关上门,陈氏就迫不及待的告诉苏宗明,“二老爷,这会儿了还找不到良哥儿,他肯定是出城去了。” “他出城去干什么?” 苏宗明话刚话完,猛地想到什么,“你是说他有可能去庄子上找张氏了?” “只怕是了。”杨氏接下话说:“现在城门已闭,想出城去寻肯定是不能了,二老爷,不管你有多着急,得且先将找良哥儿的事放下。” “良哥儿下落不明,我哪里放得下?” 听了杨氏的话,苏宗明原有些不高兴,但杨氏接下来的话,他又无法回答。 “院子里还有那么多勇昌候俯的人,他们那架势,等不来良哥儿铁定是不会回去的,你打算怎么做?” 但看苏宗明难看的脸色,就知道他很纠结。 既不想良哥儿落到勇昌候府手里,也不想良哥儿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