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搜捕李允宠、赵曼成,自然不可能只有铁牛这一队人。大规模的军队,散布在四面八方。 赵曼成能逃到这里,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千钧一发之际。 一队十一人的探子,来到了这里。其中三人是探马。他们看到这一幕后,没有多想。 三人几乎是同时取下了马后战弓,抽出了箭囊内的箭矢,弯弓搭箭一气呵成。射向了赵曼成。 探马的箭术,自然不差。 三支箭矢笼罩住了赵曼成。赵曼成身披盔甲,本是不怕。但是他被创十几处,而且伤口一直没好,都化脓了。 再受皮肉伤,怕是凶险了。 一番抉择之后,赵曼成收回了银枪,弯下腰趴在马背上躲过了三支箭矢。一勒马缰,调转马头往鸭绿江飞驰而去。 “算你好命。” “撤兵。” 赵曼成说道。 赵曼成的亲兵得到命令,却是先向前冲杀了一番,然后才且战且退。众人簇拥着赵曼成来到了岸边。 赵曼成舍弃了战马,上了小船。其余人也顾不得身上还有甲,扑通扑通的下了水。强壮的自己游,虚弱的抓着小船,随之而行。 幸好现在天气炎热,江水温暖。要不然身上穿着盔甲,他们是肯定过不了鸭绿江的。 铁牛死里逃生,顿时长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冷汗瀑出。这有觉悟是一回事。 想不想死,又是一回事。 他堂堂汉子,青春壮年,能不死还是不想死的。 “快追。”铁牛很快反应过来,连掉在地上的马槊都没来得及捡,率领战兵到达了岸边,却眼睁睁的看着赵曼成乘坐的小船,已经漂洋过海了。 “嗖嗖嗖。” 有弓箭的战兵,忙朝着小船射箭。但是江风颇大,吹散了雾气,也吹偏了箭矢。 赵曼成站在船后,眺望岸边,面对落在船附近的箭矢,神色不动。过了一会儿,他大叫道:“岸上的人听着。” “我知这一次高句丽得罪吴年狠了。以他的脾气,必定有吞灭高句丽之心。” “这一次征讨辽东,我受益良多。” “他有光复辽东之心,保境安民之志。我也有守土报国之志。他胆敢渡过鸭绿江,踏足高句丽土地。我必定让他死在高句丽。” 赵曼成声音洪亮,话音划破空气,迈过风声,清楚的传达到了铁牛等人的耳中。 众人都是色变,怒气盈满胸腔。 铁牛大怒,喝道:“败军之将,还敢自大自狂。等我家将军整军备马,扫平高句丽轻而易举。再拉出历代高句丽王的尸体,鞭尸。” 赵曼成没有回答,只是负手站立,呵呵冷笑。随后他弯下了腰,进入了船舱内。 却是身体实在太疼了。刚才一战,他已经竭尽全力,现在是强弩之末,真的快死了。 “快。取下我的盔甲,帮我疗伤。”赵曼成坐了下来,汗出如浆,脸色青紫 ()?(), 6()『来[字@小说]@@』()?(), 说道:“虽然我捡回一条命挺开心的,但是放虎归山啊。” “不。我诅咒他病死在路上。” 铁牛骂骂咧咧了一句,然后一声招呼:“兄弟们。收拾一下,找个村落休息休息,我们回家。” “是。”战兵们大声应是,然后简单救治了一下重伤兵,沿河寻找渔村。 .......... 时值正午。 阳武城外。吴年率领战兵种下的粮食,渐渐成熟。无数的百姓,在田间辛勤劳作,挥汗如雨。 忽然。一支约莫千人的战兵出现在东方,缓缓的往城池进发。许多战兵身上的盔甲、战袄都有血迹,俨然经历了血战。 他们昂首挺胸,目光锐利,士气极强。 “吴”字旌旗、“张”字旌旗,被队伍簇拥在中间。旌旗下。吴年、张声等少数武将、骑兵,骑着马随军而行。 道路两旁田间劳作的百姓,看见这支队伍纷纷站了起来,然后朝着大路方向,深深的弯下腰来,露出恭敬之色。 百战之兵,驱逐蛮夷归来。 人民乐戴。 大军到达城门口。成玉琏率领部分官吏,立在城门下,神色激动的迎接吴年。 虽说从吴年杀破囚笼,便有了征兆。虽说从高句丽撤兵之后,他便期待着己方大胜。 但是当他知道捷报之后,仍然是激动的不能自已。奉吴年若神明。 壮哉。辅汉将军。 千古一人也。 “将军。”成玉琏看到了吴年之后,率领众人弯下腰,抱拳行礼。 吴年望见之后,单骑上前,翻身下马,扶起了成玉琏,说道:“免礼。”随即,他注意到了成玉琏身边有两个熟面孔,朝着他们轻轻颔首。 “入城说话。”吴年又说了一声,翻身上马,与众人一起入城,来到了县衙堂屋内坐下。 吴年坐在主位上,看着两张熟面孔,说道:“张咏、蔡平。你们是带来了物资吗?” “回禀将军。我们只带来了部分人手,先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