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秦镇乃是实实在在的小人,不可能不瞻前顾后。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吴年也是个小人。 说话不算数。 秦镇疑心重重,歪打正着。 但是秦镇的选择不多。到底是跟随蒙元人走到黑,还是中途换路,相信吴年,从而成功的上岸呢? 秦镇内心中的天枰,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倒向了吴年。身为辽东总督,他在安定城中的人脉,势力,十分强劲。 虽然行动被蒙元人监视,但是现在蒙元人的主力在城外。这安定城,只是一座空城。 他只要肯做,就能打开城池,迎接汉军入城。 只要把事情办成了。 吴年信守承诺,让他上岸,他便是欢天喜地了。 但就在他要做决断的时候,脑海之中陡然电闪雷鸣,让他内心的天枰,再一次倾斜。 这一次是朝着蒙元人方向倾斜。 现在的形势是两虎争辽东。虽然蒙元人连败了两阵。 但是战争的结局,并非注定的,而是充满了变数。就算是孙武再生,诸葛亮在世,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赢。 谁胜谁负,还是两说。 只能说,现在汉军占据上风。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不管是蒙元还是汉朝,就算是在黄龙战败了,也不会崩溃。 蒙元自不用说,立国已经多年,树大根深。 汉朝也是深入人心,还有高句丽地区作为后盾。 这一战很重要。 但败了,不会败亡。 谁输谁赢,只有天才知道。 但是纯远的暗示,犹如雷鸣一般在秦镇的耳中回荡。 “有些事情,我不能告诉你。但是你放心,这一战我们赢定了。” 纯远是这么说的。 说话的时候,充满了自信,眉宇间神采飞扬。仿佛是利刃在手,天下豪杰,都不是我的对手。 哪怕是辽东猛虎,汉王吴年。 这自信并非凭空而来,纯远一定有底牌。 否则。纯远就不会这么自信,而应该忧心忡忡。但他是汉人,受到了一定的信任,但信任不足。 这张底牌到底是什么。 他没办法知道。 吴年确实强劲,而且基本上言而有信。但如果万一呢? 这决断要是做错了,不仅是他,还有他的家族,都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如果坚决支持蒙元人,就不会被秋后算账。 蒙元人的信用,远比不上吴年。但是蒙元人野心大,想要吞灭整个华夏,他们需要汉人来治国。 只要他不背叛蒙元人,蒙元人就不会把他怎么样的。 相信纯远,纯远有底牌。 相信吴年,则吴年有可能食言而肥。 投降,不投降。两个方向,几乎把秦镇给撕扯成了两半。但他还是艰难的做出了决断。 跟着蒙元人走到黑。 相信纯远的底牌。 黄龙之战,蒙元必胜。 他的目中精芒闪烁,挺胸拔背,坐姿瞬间挺拔了起来。他目视王学,冷笑道:“你可知道,背叛我的下场?” 王学惊讶的看着秦镇,然后皱起了眉头。这个家伙。为什么。 为什么秦镇会做出这样的决断? 虽然战争的结果,不是人能够预料到的。 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胜负仿佛是命运一般,晦涩不明的。 但是也有预兆。 汉国蒸蒸日上。没有哪一年不是战争的,没有哪一年是输掉战争的。 汉王骁勇善战,天下极品。 虽然治国平庸,但能任用刘知行、李勇、张海平等人,却也是齐桓公,能用人。 黄龙决战。 汉王赢了两阵。 这预兆还不明显吗? 而且。 自己与秦镇朝夕相处,可是知道秦镇对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焦虑。时常说一些后悔帮蒙元人做事的话。 为什么。 这个时候汉王已经做出承诺,而秦镇却是做出了与他平常表现的截然不同的决断? 背叛的下场? 王学不在乎,但他却对炎汉的前途,忧心碎魄。他站了起来,沉声问道:“秦镇,你难道有什么依仗?” 他的脑门上冒出了汗水,双拳紧握。一定。一定要把秦镇的依仗给探听出来,然后报告给汉王知道。 汉王可不能输在黄龙府。 光复辽东,驱逐鞑虏,不能中途夭折。 “不愧是你,很机敏。但你以为我会告诉你吗?”秦镇再一次冷笑。然后说道:“背叛我,背叛蒙元人的下场,就是全家被杀。” 威吓之后,秦镇语气放缓,说道:“但你毕竟我的学生。只要你反过来,做我们的细作。引诱吴年来进攻安定城。我就向王爷求情,免你一死。” 王学很焦虑,但也知道了,自己再没有机会,把这件事情传递给汉王知道了。至于下场。 王学昂起头来,说道:“你想引诱汉王来进攻安定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