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奇快无比,已经具有不俗的战力。 辟邪太监的首领名叫雨化田,是这批太监中,唯一一个有资格修行葵花宝典的太监,剑术高深,内心阴狠。 殿试结束后,李寻欢为了避嫌,没有回家,而是在沈炼家中小聚。 一般而言,这是不合适的,就算李寻欢不在乎,别的考生也会议论。 不过沈炼的堂弟沈在宽,最近正好住在沈炼家中,两位考生交流诗书,就算宋濂至此,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过得几日,科举放榜。 状元:沈在宽! 榜眼:甄兆人! 探花:李寻欢! 李寻欢心中略有些失望,他们家出了两位探花,想着能出位状元,没想到考到最后,竟然仍旧是探花郎。 就在他略有郁闷的时候,老李探花却大喜过望,因为朱元璋亲笔题字,为李家祖宅“李园”写了一副对联。 一门七进士! 父子三探花! 对于书香门第而言,一门七进士或许不算什么,谁家没有几个进士? 父子三探花,这可是大大的赞誉。 李家父子三人,都是探花郎,岂不是大大的喜事?足以传为百年佳话。 事实上,朱元璋也是思虑许久。 论才华,前三名几乎没有差别,就算是宋濂、傅青主、李善长,也无法把三份试卷,公平公正的分出高低。 既然无法分出高低,那就只能按照出身、气质、性格等方面来排序。 出身最好的自然是李寻欢,老李探花是大明首次科举时,北地学子取得的最高名次,还是当朝礼部尚书。 给高了吧,有徇私的嫌疑。 给低了吧,人家才学确实不俗。 好在李寻欢俊朗无双,朱元璋把他钦点为探花,又福至心灵,想到“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对联,亲笔题字安抚老李探花,把这变为佳话。 沈在宽商贾出身。 甄兆人出身于河北甄家,向上可以追溯到后汉年间,著名的洛神甄宓,便出身于甄家,可以说是世家大族。 然后嘞? 甄家无论流传多么广远,同样也是商贾世家,和沈家没什么区别。 沈万三至少贡献巨量家产,帮大明数次渡过危机,甄家有什么功劳? 另有一点,根据锦衣卫调查,甄兆人背后站着某位重臣,两人的关系虽然很隐秘,但还是被发现蛛丝马迹。 思虑至此,朱元璋便把沈在宽钦点为状元,把甄兆人排在榜眼。 由于出身问题,肯定有考生不服沈在宽,但同样也是出身问题,使得沈在宽的排名,反而是最为干净。 沈家在朝中无人啊! 沈家唯一在朝中当官的,就是沈炼这个六扇门神捕,平日里向翰林院的方向看几眼,都会被御史参奏失礼。 难道参奏沈炼帮沈在宽作弊? 且不说沈炼肚子里的墨水,能不能看懂考题,就算能看懂又如何?考场那么多大宗师,难道是瞎子聋子? 殿试的时候,沈炼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就算沈炼会千里传音,难道能隔着厚厚的宫墙,给堂弟传答案? 沈炼若是有这个本事,那就不是六扇门神捕,至少官爵会提升几成。 另外,考生的那些质疑,恰好是沈在宽面临的首个考验,如果连这些质疑都无法解除,凭什么能位列朝堂? 满朝文武每天经历的攻讦,比这些质疑强十倍百倍,不也撑过来了? 连这都受不了,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什么为万世开太平? 至于李寻欢,那当然是 ——出使大理! …… “李兄,看开点,你没考中状元不是才华不够,而是太俊了!” “退一步说,我弟是状元,要在翰林院接受诸多才子挑衅,你虽然名次比他低,却身负重任,出使大理。” “再退一步,我们家除了多了个状元,别的没什么区别,你们家可是有陛下钦赐的牌匾,比我家强多了。” “再再退一步,我堂堂状元郎的哥哥,却要做伱的贴身护卫,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情,我是要承担责任的。” 听着沈炼的絮絮叨叨,李寻欢便是脾气再好,也不由得生出些烦闷。 “沈兄,我原本没什么郁闷,听到你这些话,我现在非常郁闷,你不是话多的性格,最近话怎么这么多?” 沈炼心说我现在处于狂乱之心,属于半个神经病,话当然会很多了。 等到我武功突破,你想让我说话,我都懒得开口,沉默的堪比顽石。 出使大理的队伍,名义上是去大理做友好访问,实际上针对的,却是苗疆岭南等地,足有五百随行士卒。 带队的武官并非沈炼,而是锦衣卫镇抚使卢剑星,沈炼在名义上,是李寻欢的贴身护卫,虽然他不需要。 沈炼的大哥沈玉门,师兄许笑一,师姐风四娘,也都在队伍之内。 许笑一最近忙于淬炼龙骨,从去年腊月忙到现在,方才把所有的龙骨打磨完毕,制作成弓弩、飞刀、箭头。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