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小婉儿吃早饭时,后知后觉地感到牙疼。喝个粥都会疼,非常煎熬。她摸了摸牙,发现大部分都松动了,就剩几颗后槽牙没事,前面的大概都要提前换嘞。随后又瞅了瞅双手,指甲比较短,没有折,就也有些疼,不过没牙那么厉害。
她想到,这段时间再咬人定是不行了。可她又刚刚结了仇,真麻烦。这相当于她失去了一个重大的随身利器。而光靠指甲掐,战力又不够,要防止报复只能用张姐那一手了。
但是她力气相比张姐小,敌方又穿着衣服,不容易找准地方,她一举捏爆人家的概率估计很低。所以她决定还是拿点武器,那样比较保险。
想到这儿,她快速忍痛囫囵吞完稀粥,直接去往羊园,偷藏了些废弃的阉割工具:生锈的柳叶刀、剪子、钩子。这都是专业对付雄性的工具,她觉得肯定能保护好自己。便仔细包起来揣到怀里,用来防身。而后回到伙房准备开工。
没想到那讨厌的苑史又早早到来,真是烦死了。
他来布置任务:“以后熬汤、给男囚打饭的活儿就交给你了。”说罢板着脸离开。
小婉儿有些后悔,毁了自己一辈子还是换不回正常任务。但是好歹苑史没再迁怒其她人,她只能忍了。
*
朝廷如今的氛围同样极其凝重。
大旱两年对统治者来说,是件十分不祥之事。
粮食在减产。而属于剥削阶级的皇族、官吏不允许自己的粮食减少,就只能更多的从庶民及以下阶级的人身上榨取粮食。庶民就要干更多的活儿,吃更少的粮。导致大家都想往朝廷挤,去吃皇粮。
这样一来,庶民的人数就更少,肩上重担也更多。如此恶性循环到庶民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了,就会爆发起义。从而大大影响统治稳定。
所以统治者还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得表现一下自己在做事,以达到安抚百姓的目的。让庶民晚点儿绝望,多坚持些日子,多苦些日子。等捱到灾害停止,一切就能过去了。
然而就只是安抚一下,皇上也很不乐意去做。这两年来,他就只推后了几个土木工程,推后了一次巡游,推后了几次对外战争。至于救济措施,已然止于去年八月。
他眼看后面灾害持续发生,没完没了,认为那就是个无底洞,根本救不完,便不舍得再出手。只希望旱灾早点结束,不要对他的统治带来麻烦。
可惜事与愿违,旱灾始终无法结束。百姓俨然已经坚持不住。皇上在纠结要怎么办。赈灾他会有损失,还结束不了全部饥荒,不赈灾若是爆发起义,他的损失也很大。他左右摇摆,始终没能做出决定。
皇后觉得皇上真的好扣,不想理他,便埋头批阅奏疏去了。批着批着,她发现了一份与众不同的奏疏。
那奏疏图文并茂,文字传达的大致信息是: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越来越难犁,当地的农户发明了一种新型耕犁,将直辕改为曲辕,名为“曲辕犁”。它可以节约牲畜,节省人力。
为了方便理解,奏疏中还配了许多幅原理说明图。
皇后很少在奏疏中看到发明创造,眼前一亮。她开心极了。想到可以劝皇上亲耕,推广这个新型耕犁。正好皇上不愿出钱又想安抚民众。办个亲耕礼,花销小,又能让他装一下他在努力,他勤政爱民。真是个好办法。
若是皇上觉得身体不能支撑,那就更好了。她可以代为前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顺便挑些狠人女子培养成守卫,将来负责守护自己。
于是她带着奏疏找到皇上提议:“陛下,您不是一直在为旱灾缺粮发愁吗?臣妾想到个法子。可以举办一次籍田礼,那样既能请求神农保佑,又能让百姓看到陛下的努力,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说着她将奏疏呈给皇上:“而且民间刚发明了一种新型耕犁,省牛省力。咱们趁机向百姓推广这个发明。这个农具一普及,因为旱灾导致如今养不起两头牛的庶民就可以先卖掉一头牛抗抗灾了,他们会好过些,也能多撑些日子。”
皇上粗略地看了看奏疏,考虑了一番,认为这个办法确实损失小作用大。便赞赏地看向皇后,夸奖道:“还是媚娘有办法啊,这主意真不错。只是朕现在头疼得厉害,身体愈发不适,眼睛都偶尔失明,不宜辛劳啊。”
皇后正希望如此呢,压抑着兴奋回道:“无事,陛下。臣妾愿意代劳。”
可是皇上不愿意,他觉得皇后好像越来越喜欢僭越了,他不能放任。于是随口找了个借口拒绝:“不行,不行。神农是男人,你不方便。我看还是让皇子代劳比较妥当。”
皇后反驳道:“神农是女人啊。上古时期,负责种田、采集的都是女人,负责打猎、驯兽的才是男人。神农怎么可能是男人呢?”
皇上找不出理论依据,只能干说:“不对,大家都知道神农是男人。”
皇后阐释道:“那是基于现代刻板印象而产生的误解。事实上,‘男耕女织’是从奴隶制形成后才缓慢开始的。神农时期的男人压根儿就没有参与到种植中去。神农就是女人。而且‘男耕女织’这个词它根本就是很不准确的。在民间。男人确实不参与织造,但是女人却是一直在种田的。实际上是男只耕,女又耕又织。”
讲到这儿,她脑中又有了个推测:“我看以前那些祭祀神农氏却效果不佳的,就是因为把人家的性别搞错了。人家才不愿保佑他们的。”
皇上坚决不认,但他想不出理由,只好祭出舆论大招:“别胡闹了,你这话说出去得笑掉民众的大牙。”接着他又使出权力压制,直接下令,“就这么决定了,让皇子们去就好。你也想参与的话,可以去那边监督、指导他们。”
皇后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