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贾诩点了点头,假模假式的客气了一下,转着茶杯,感受着指尖的滚烫。他说“今袁绍败亡,曹操据河南地,其惧我势大,必弃河南而下江南。江南刘备、刘表、袁术三家,必然联结抗曹。曹下江南,必驱河南百姓。
将军早已有言,人民、土地乃富强之根本,断不能使曹操驱河南百姓南下,空留河南之地,非我愿也。故趁此曹操整饬河南之时,进兵迫其早日南下相争,不卷席河南百姓。”
曹操和袁绍的战争,为的就是河南的资源,他们俩分个胜负是必要的。
袁绍若是想跑,想要绕路南下,曹操不会放行。确实可以有别的路,比如从荆州过江,但是能过去的也不过是袁绍及其麾下文武,至多再有三两万兵马而已。
而曹操若是想跑,袁绍会疯狂进攻,袁术、刘表也会疯狂抵挡。即便成功过了江,也是生力大损,搞不好都干不过刘备。
当然还是那句话,若是今年没有分出胜负,他们俩也要各想办法过江,因为王言又种了好几年的地,凉州、草原、并州形势稳定,生产、建设已经有序展开,渡过了几年前最艰难的阶段,粮食等物资又有了大量的积累,不打仗实在没有天理。
贾诩说的话十分实在,老曹想要卷席河南百姓以及各种资源南下,他们不能同意,就这么简单。
王言点了点头,吩咐道“去信吕布、张辽、赵云,命三将率部下长安,进兵函谷关。命黄忠、周仓、太史慈、张郃、高览率部渡河,取青、徐、兖三州。官吏务必做好准备,稳定地方百姓,组织生产建设。军队补给必要充足,文和要做好统筹工作。”
“是,大将军。”
应了一声,贾诩一口喝光了杯子里的茶水,转身离去做事。
王言自顾喝着茶,看着书,偶尔瞥一眼窗外,正是隆冬的好雪景。真定的雪自是不如辽东那般厚,那般如鹅毛的纷飞,但辽东也没有覆了白纱的太行山,总是两种感觉。
过去的几年时间,东北、幽州、冀州以及草原东部稳定向上发展,各项指标持续增长,百姓生活更加富足、繁荣。这源于他王大将军传下去的科学思想,政策鼓励,不断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周转,加快商贸沟通,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在过去的时间中,除了规模最大的甄氏以外,治下还有许多是富一代的,他们抓住了机会,更加的有冒险精神,有面对的风险的勇气。所以也涌现出了一批商人,做着各种产品加工的工作,或是分销货物的工作,其中甚至不乏大商人。这些都是人物,会把握规则。
不过对土地的执着就是改不了,他们总是想着法的去弄更多的土地。
他们不敢巧取豪夺别人的土地,因为那些人家里都有甲胄兵器,而且往往一家男丁都有三四个,再加上多年的民兵训练,他们自己一家人就能组成一个小的战阵。
更何况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当兵的,或者是退伍的,现役的人可能就是军官,退伍回乡的那也是警尉,再者说一个村子的人虽然恩怨多,但是也都团结,根本惹不起。
再者说土地都是归属于大将军的,不允许私自买卖,对于土地的监管极其严格,一旦发现就是要命的劳役,不死也得掉层皮的那种。再加上百姓彪悍,一旦有乱,必然是直达大将军案头的,他们更加的没胆子去触怒王大将军。
但是他们这不敢,那不敢,却是敢于串通地方官吏,非法耕种王大将军为了给以后的人口分配,从而预留出来的大面积土地。就是这些商人先种着,等到了以后分配到时候再说。
这种事儿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不是说他们种了空置的土地,又没有去欺负其他的百姓,最后还收获了不少的粮食,就是有功的,就是可以放纵的。
因为现在的人力并不充裕,王言给百姓分发的土地也是相当饱和的,何况还有各种的公共建设,工厂生产,那真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帮商人已经赚了很多,事实上的成为了人上人,竟然还敢抢夺人力,眼光就盯在那几亩地上?
要是人力极大丰富也就罢了,适当的可以缓一缓,可以什么时候缺钱了,杀一批充实一下财政。但是现在,必然不能不管。何况还涉及到官商勾结,好日子才过了几年,甚至现在都不叫好日子呢,就开始急着整事儿,活腻味了,这是一定要满足他们的。
王言自己讲信仰,讲理想,也会尽量的去规劝别人,但并不会强制的去要求,因为他从来知道,要求是没用的,口号喊的响亮的人从来有很多,但说一套做一套的一样也不少。两千年以后的任何一个贪官拉出来,理论基础都是相当够用,说起话来都是一套一套的,但也没耽误人家享受。
能约束他们的,能让他们想起使命的,只有恐惧。
所以他们现在过的都不很好……
而凉州与草原西部,已经完成了初步改造,凉州地贫,分了那么些适宜种植的土地,还有河西走廊的土地以后,对多余的蛮夷进行了大迁徙。一部分送到了草原,一部分送到了东北,这俩地方都很大,都远远没有饱和,缺人的很,同时还要从其他地方迁徙汉民过来进行融合。
至于说生存不适应,总能适应的。不会种地的蛮夷总会种地,不会放牧的汉民,也总是有学会放牧的那一天。
其他的公共建设也已经陆续投入,河西走廊的棉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出产供应。同时在西域的韩遂,也在姑墨那边种了棉花,往凉州运送过来,贸易一些需要的物资,同时耍聪明趁着王大将军鞭长莫及,开始整合西域的力量,与此同时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