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为了争取大明朝廷的认可和支持,不仅仅缓称王,甚至于保持低调不称王。 新时代的新思想跟古人截然不同,江山是属于整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人,不是老朱家的。 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可以有,忠于一家一姓不可能。 接受大明朝廷的官职仅仅是为了立足,不存在效忠朱明王朝的可能性。 况且大明已经到了末世,再有能力有限却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勤政不已,很快就会亡国亡了汉人的天下。 从此神州陆沉,华夏衣冠沦丧,整个汉民族将要留着一根小辫子屈辱偷生二百几十年。 黄毅来了,认命了,又不认命!他要改变历史消弭汉民族的厄运! 没有办法投机取巧,委曲不可能求全,谈判永远谈不来和平,唯有把敌人彻底消灭。 强大自己是唯一的选择,建立一支如臂使指的火器部队才能力挽狂澜。 现如今的首要任务就是扩军练兵,再扩军,再练兵,别无他途。 哪怕是寒冬腊月,炮兵训练也是一直在进行中,到了崇祯四年二月底,已经打报废了四门三斤团炮。 现在的炮兵队有能够熟练操控三斤团炮的炮手一百六十名,两个人就能操控一门完成发射。 当然,这是做现成事儿,是准备充足的情况下,两个炮手可以完成清炮膛、装火药、填炮弹、瞄准、点火…… 实战之时把火炮运输部署到位,备足火药包、霰弹包等等,需要不少辅兵。 做杂活儿的辅兵容易训练,跟能够瞄准开炮的炮手不好比。 所以一百六十个炮手每天都在练习,在火炮不足的情况下,由放炮最有准头的炮手观瞄点火。 其余的炮手一大半都得干辅兵的活儿。 根据地的炮兵不仅仅会赶车,能骑马,而且必须做得到能够骑马疾驰。 会赶车还不够,还得会修车,能够把火炮拆解、装配。 最近半个月,炮兵训练是以转运为主,经常可见一百六十人的炮兵队拉着八门炮疾驰。 最基本的要求是炮兵必须具备一天转战一百六十里的能力。 这种拉练不仅仅检验了炮兵的机动力,还证明了经过技术革命的四轮炮车的实用性。 黄毅最清楚火炮的重要性,所以产量有限的轴承、钢铁轮毂,除了研发豪华客运四轮马车使用了几套,其余的全部使用在炮车上。 没有橡胶轮胎,不是黄毅手机里没有生产橡胶的记载,而是没有原材料,此时的大明根本没有橡胶树。 黄毅手机还有有关于杜仲橡胶的原材料加工和生产方法,只可惜根据地包括整个燕山、阴山地区都没有杜仲树。 陕西有大量杜仲树,生长在陕西南部秦岭南坡。 开了春就得派人跟随李家商队去收购杜仲树的树叶、树皮、树枝用蒸煮法做成粗胶带回根据地再加工。 明末的陕西最是水深火热,如果有一两万甚至于更多的老百姓能够通过采集杜仲树的果实、叶子、树皮制作粗胶活下去,也应该算救了这么多人。 黄毅知道杜仲树出胶率肯定远远不如橡胶树也没办法。 如今的野生橡胶树在南美洲的丛林里,很长时间内,黄毅都没办法弄到种子和树苗。 弄到了树或者种子也没有用,没具备条件的地盘,橡胶树需要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才能生长。 所以黄毅注定只能用成本很高的杜仲橡胶聊胜于无。 在没有橡胶做车轮外胎的情况下,现在的炮车车轮是包了一层被桐油浸泡了足一个月的软木,外边用牛皮层层包裹。 这种钢铁轮毂软木实心轮胎车轮比全木质车轮轻了一半,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了至少五倍。 还有一个好处是承重超过三倍。 一共选拔了二百识字超过五百的少年参与训练,天天打炮,不计成本,有四十人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 其中有二十六个少年是因为训练中出现意外受伤了。 意外不仅仅是炸膛,从奔驰的战马、跑车上跌落也得伤筋动骨。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短时间当然没法归队参与训练。 炸膛不表示每一次都会把炮膛炸得四分五裂,那肯定是装错了定量,而且是几倍。 这种情况在纪律严明的根据地军人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定装的火药包都有标记,新手的操作都被训练官、镇抚官、学长盯得死死地。 不会给新人犯装两个或者更多定量火药这种低级错误的机会。 试炮时只要小心谨慎,即便炸膛也不可能造成巨大损伤。 况且此时的大炮都是点火药捻发射,试射没有经验的新炮时,把定量火药加两成,火药捻子留长一些。 点火后翻过用沙袋堆垒的防爆墙趴下,哪怕是火炮炸碎了也伤不到炮手。 通过加压检验的新炮在正常操作寿次内,即便炸膛也仅仅是炸裂、漏气,不至于要了炮手的命。 火炮射击到了超过报废的寿次后,继续试炮以得到最终有效寿次,就得又如刚开始试炮那样设置防爆墙。 每一次点火都得为随时炸膛做准备,闲杂人等远离,炮手完成点火越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