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箱子里的三国> 第181章 杀军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杀军师(2 / 3)

气,看着师爷道:“我,我来劝你,恐怕你也不会投降吧。”

师爷叹了口气:“万难从命。”

听闻此言,张宝叹了口气:“你是个英雄,有骨气,有胆略,有忠心,我喜欢,奈何却不能为我所用。真是天不佑我呀!”

听闻此言,师爷也长长的,叹了口气。

执拗的转过头去,他知道自己的脑袋保不住了。

不过不要紧,生死,未必是是大事,失节才是大事。

张宝这时就算是像七擒孟获那样礼贤下士,也未必能够留住师爷的一颗心。

这种人是觉得自己的节操比命都重要,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他。

张宝挥了挥手:“来人,把师爷拉下去斩首,首级悬挂城墙三日示众,以儆效尤。”

“是。”

听闻此言,自然有士兵上前,此时师爷不知道为何心中一慌,暗道装逼过了吗?

他其实并不是那般不怕死,他只是想要投降的,有一些高规格。

希望张宝可以礼贤下士,一请再请。

可是他没想到张宝竟然如此干净利索,根本不跟他互相客套,你这般不按套路出牌,你让我怎么接招啊?

而张宝的心思,却是真把军师当成了英雄。

想要以英雄的礼仪对待对待英雄,要是一劝再劝,那就是不知好歹了,所以无需多问,直接斩首。

军师却不是这样想的。

他心中想的是,你不应该欣赏我吗?

你不应该礼贤下士亲自松绑,然后再给我道个歉,请我出山为你出谋划策吗?

可是这些待遇为什么都没有了呢?

你就直接粗暴的问我一句,愿不愿意投降?我说不愿意你就杀我。这过分了吧?

军师这时想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是一旁三个眼疾手快的土匪直接按住了他,并再次把那臭袜子塞进了军师的嘴里,硬拖了下去。

这时三个土匪头子的心想:“呸!玩现了老家伙,赶紧杀了得了,省的将来给自己找麻烦。”

御下之术永远都不是非黑即白,不是说好人一定要得到好报,坏人就一定要得到惩罚。

御下之术永远是靠利益来分辨群体的。哪怕他做的是一件好事,可是对上位者无益,那么也是坏事。

可是如果他做的这件事对你有利,那么是坏事。他也是好事。

至于道德,那只是规范普通的人的一种方法。

对上位者来说是无效的。

就像这位军师,如果看他的人品都要远远好于投降的三个土匪头,可是他的道德跟鸡头山的核心利益冲突了。

这时候他道德标准越高,那么对鸡头山越不利的。

而三个土匪卖主求荣,背信弃义,暗下杀手,可以说是坏到骨子里了,可是他们做的事情却帮助鸡头山拿下了笔架山,让保安军少死了很多兄弟,这就是无可争议的功劳。

因此军师必须杀,不可留。

杀他的理由正是因为他的道德观念太好了,忠于原主人,不肯背信弃义投降。

若是留着,他就仿佛一面镜子一般,时时刻刻告诉投降的那群土匪。你们看我,我才是忠义嗯之人,而你们是背信弃义的小人,你们是要被唾弃的。

若是让投降的人时时刻刻处于这样的一种环境,他们岂会对鸡头山产生归属感,岂能真心实意的投靠鸡头山。

所以他必须死。

而那三个土匪,千金买马骨必须重赏。

而做这件事就是为了给这群投降的土匪看的,告诉他们鸡头山不是小心眼儿的人,不会清算他们的。他们只要继续认真的为鸡头山拼搏,努力效劳,那么以前种种都是既往不咎。

安定人心,这才是重中之重。

为大事,人心不安,岂可成功?

杀了军师,然后种上三个开城投降的土匪,之后让这三个土匪去安定其他没有投降的土匪。

做完了一切,又让这三个土匪头子领着,张宝,颜良,清点了一下笔架山这二十来年的库存。

一个盘踞此地20年的土匪,家里那是非常丰厚的。

首先打开了笔架山的粮库,这是隐藏在山洞里的一个粮库,里面堆积了很多很多的粮食。这粮食足够山上1000土匪吃喝不愁两年余。

这便是笔架山的底蕴,这个时代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要知道这个年代粮食的产量非常少,因此你只要能让人吃饱饭,就有的是人为你拼命。

而且这两年巨鹿的年景并不好,连年干旱,粮食欠产的严重,尤其是这北地。

现在已经九月中旬了,秋粮马上就可以收,收完了秋粮,巨鹿又要招灾,到时候颗粒无收,恐怕就有人不安分了。

当年张角造反不就是因为粮食不够吗?百姓们吃过饭那就是最大的问题。

而百姓们之所以吃不饱饭,除了天灾之外,归根结底,还是这个时代的门阀过度贪婪兼并。比无序扩张导致支撑大汉帝国最坚固的农民阶层崩塌,从而覆灭了整个帝国。

这便是轰轰烈烈的黄金起义的主要原因,而最开始,灾民们只是想吃一口饱饭,你给他吃的了,那就没有人造反。

华夏人是最现实的,当神佛能给他饭吃的时候,他们就信神佛。

当朝廷能给他们饭吃的时候,他们就信朝廷。

当有一天朝廷给不了他们饭吃,神佛可以给他们饭去,他们就会帮助神佛攻打朝廷,说白了,他们只是想要一口饭吃,不给他们只能抢。

吃不饱饭的灾民会瞬间从绵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