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戴斗笠、长眉鹤发的老者,立于停渡的小篷船上,正眉目平和地看过来。
“多谢老人家,不用了。”润玉徐缓答道,他尚要赶着回去布星挂夜,船行缓慢,太过奢侈。“我只是途径于此,想知道朋友回去与否,她们也许早就离开了,我也该走了。”
话虽如此,他却是半侧面容,平静眸光像是欣赏忘川景色般,遥遥寄去,然而转瞬,便若有所思地黯了黯,又在青碧水光的映照下不可思议地湛亮着。
“公子惆怅如许,不如说说朋友形容,老头子终日在此摆渡,也许正巧见过?”船家声嗓沙哑,浑厚,似沉淀了无数的沧桑岁月。
润玉眺望茫茫的忘川尽头,目光专注,沉吟片刻,终是道:“是两位俊秀公子。其中一位宽袖青衫,风姿秀逸,老人家,你若是见过,定会有些印象。”想起那心细如发、给他真切关怀的朋友,他神采外放,多少卸下些心防。
老船家听他形容,眼睛半睁半闭地侧望他半晌,呵呵一笑,道:“确有这么两位,一青衣一紫衣,一清雅一明媚。紫衣那位,手中还挎着一个竹篮,跟青衣公子说,要等篮子中的朋友醒来再回去。可是不巧,老头子刚将她们送离忘川,公子便过来了。”
“终是一江之隔。”他幽幽地叹了声,俊容浮上几许失意,随即如风烟散去,神情转为宁定。“多谢老人家告知,在下尚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告辞。”
“等等,”老船家劝住他的行步,惬意道:“公子不问他们去往何方?也许赶得上呢!”
润玉微笑着,淡淡地说:“知其安好便已足矣。她们自有自己的归处。”
赶上了又如何呢?隐隐约约地,他感觉她藏着许多难言的心事,他不能触碰到,却也无法忽视。先前蚩刃山中,并不是赶不上,而是明白那会的她不愿留下,故而未做挽留,却也希望赶至忘川,远远地,再看她一眼,哪怕只是长空尽头的孤帆远影。
“公子乃是位竹露风清的君子,关爱朋友之心令人动容。”老船家颇感欣慰似的,频频颔首。
润玉谦和地低下头去,思绪微紊,衣袂随萧瑟江风飘动,犹如风入幽竹,沙沙作响。
“那位青衣公子深谋远虑,早已超越常人,只是看得太远便往往会忽略当下的路。可依老朽看来,他也并非是不能随时势而变之人。这不,还是经不住紫衣公子的恳求,软了心意,去了凡间。不过也可能是老头子眼花,看错了。”老船家捋了捋稀疏的白胡子,露出憨朴笑容。
“凡间?”带着锦觅?清隽眉眼掠过诧异,思量片刻,眉峰不自觉拢起。“若是彦佑,还可视花界规矩如无物,可是离忧……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