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
蒙冲校尉郑宝,领水军三千人,大小战船百余艘;驻守于柴桑,防御荆州方向;因半洲四面环水,筑城所需木石人力皆需船只运送,因此郑宝亦要配合鲁肃、刘馥的筑城工程。
中郎将、讨虏校尉黄忠,领马步军三千人;驻守鄱阳。
军司马吕岱,领马步军两千五百人;驻守上缭。
别部司马甘宁,领两千人;驻扎下雉,和郑宝一样,一边防备荆州来犯,一边配合半洲筑城。
以上合计一万余众,为袁耀的主要战力。
除了这些由大将统领的正规军,袁耀还让豫章、鄱阳、庐陵三郡自行编练郡兵,由郡都尉统辖。
豫章都尉黄猗,暂代豫章太守事,允许编练一校满额两千五百郡兵,实际编练三千郡兵。
但这三千人,大多数都是诸葛玄的旧部,另一部分是新招募的农民,战力很是堪忧,仅仅能维持地方治安,抑制匪患而已。
庐陵都尉苏飞,允许编练一校两千五百郡兵,实际不满一千人。
就这点郡兵,还是苏飞在新任庐陵太守诸葛玄的鼎力配合下,以庐陵县数百县卒为基础编练而成的。
不过在苏飞到任后半年,庐陵郡兵就达到了两千人,且训练有素,不仅能打击不听话的强宗大姓武装、剿灭匪患,甚至还能和山越部族打个你来我往,不落下风。
鄱阳都尉暂缺,太守暂缺,只有一个新上任的鄱阳县令诸葛瑾在顶事。
鄱阳郡的治安,临时由驻军于此的黄忠所部负责。
林林总总,等袁耀从寿春回来,江右三郡他手下的兵众,多达一万五千余众。
想当初袁耀渡江来时,手下不过两三千士卒而已。
但不到一年时间,就拥兵万余,且拥有了一块稳固的地盘。
最重要的是,收拢了一大批顶级人才。
文有诸葛亮、诸葛瑾、鲁肃、刘馥、何夔、郑浑等人,武有黄忠、甘宁、吕岱、郑宝等人。
关键是,其中不乏当世顶级或一流的谋臣猛将。
这份家底,已是完全足够袁耀作为一方诸侯,在这乱世安身立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