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乱以来,南方多是小打小闹罢了。如刘表,刘焉,非常迅速的就平定了荆州,益州。
孙策花费了几年平定了江东,其能力确实出众,但却也是身处南方的缘故。
为什么?因为北方多士族,而有枭雄。
江东虽然士族林立,但是在北方士族看来,江东仍然属于蛮夷,这里的士族顶多算是土豪。
真正的世家大族都在北方,大部分的寒门士人,也都投向了北方。
人才荟萃的同时,人口,城池也是众多。所以,黄巾之乱以来的天下争霸,都是以北方为中心。
北方争霸,世人本以为官渡之战,就该是终结了。没想到刘冯却横空出世,依靠在荆州所积累出来的力量。
与袁绍,曹操等大诸侯争雄。
使得北方的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不过大概的局势,却也是比较明朗的。以军队的数量论,袁绍天下无敌,仍然有三四十万兵马。
其次是曹操,汉室。
以地域的广阔袁绍仍然是天下无敌,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其次是汉室,坐拥大半豫州,大半荆州,势力连跨越益州,扬州,地域广阔。
最后是曹操,坐拥兖
州,徐州。
从人口论,袁绍仍然是天下无敌,数百万的人口。汉室其次,也有三四百万人口,最次是曹操。
但是天下争霸,有的时候并不是比拼综合的实力。
因为曹操的军队战斗力天下无敌,二十万兵马可以完败袁绍的三四十万兵马,而汉室军队虽然少,但偏偏战斗力强悍。
这么一分析,这北方的局势就明朗了。
袁绍臃肿,看似最强,其实最弱。汉室看似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但是军队稀少,次之。
曹操看似很弱,其实最强,因为他有二十万精锐的百战之师,随时可以争夺领土,人口。
对于曹操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以强凌弱,先攻破汉室,袁氏中的一方。
对于汉室,或袁氏来说,则是相反,应该是互相联合,抵抗曹操。如此,三足鼎立的局势形成。
这是敌我双方,应该有的方针。
对于天下诸侯来说,这三足鼎立的局势形成,北方中原也将要征战不休,他们正可以养精蓄锐,以增强势力。
所以乐得看到三方势力的主事人,刘冯,曹操,袁绍都英明无比,不要犯错。
但是结果呢?
曹操攻打青州,袁
绍反抗,并且派遣使臣去联络汉室。按照三足鼎立的模式,刘冯应该悍然出兵,袭击兖州,曹操的老巢。
刘冯也确实出兵了,不过却是先斩杀了袁绍的时辰审配,而后向北攻入了河北。
抄了同为弱者,袁绍的老巢,并斩杀了袁绍大将颜良。
这一刀子下去,就直接导致了袁绍在青州战败,军队没有损失多少,但却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地盘。
损失惨重。
曹操获得了青州,数十万人口所带来的补给力,越发的壮大了。
刘冯当然也获得了好处,一万二千匹战马。也算是天大的好处了,就算是马腾,韩遂这样的诸侯,也觉得嘴馋。
更何况是南方同样不产马的孙策这样的诸侯了,更是恨不得据为己有啊。
但是天下诸侯仍然取笑刘冯的目光短浅,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导致了局势的全面崩盘。
自此后,曹操越发壮大了。汉室,袁氏失去了彼此的信任,必定被曹操逐一攻破。
而且,汉室必定为先。
毕竟,袁绍虽然失去了青州,但是三四十万的兵马更加的集中了。只要防守住黄河,足以与曹操展开拉锯战。
暂时死不了。
而汉室却是与曹操接壤,中原又多是平原,而曹操恰巧就有八万骑兵,可以驰骋中原。
所以,要灭也是汉室先灭。
刘冯获得了一万二千匹战马,却是失去了对北方局势的掌控,甚至会直接灭亡。难道不是目光短浅吗?
天下诸侯,自然是不知道这其中发生的曲折。袁绍扮演了什么样的愚蠢角色,审配又是如何威逼汉室,而直接导致了刘冯的翻脸。
他们不知道,他们以事情的表面而妄加揣测。得出的结论,刘冯变傻了。
看看以前的刘冯多么的牛叉,走去南方,就能碰到鲁肃这样的大才。数十个家兵就能起家,干掉了三路小诸侯。
占据了汝南,成为天下范围内的袖珍小诸侯。
虽然小,但却已经崭露头角,引起了袁绍,曹操,孙策,刘表四路诸侯,争相的拉拢。获得无比巨大的好处后,去了荆州,归附刘表。
随即悍然攻入新野,占据南乡。并屡战屡胜,在曹仁,刘表,孙策三方势力的围攻下,占据了大半个荆州。
后又是四方合纵,攻击刘冯。又被刘冯连横破纵,大杀四方啊。此后乘着官渡之战,攻入许都,更是天下无双。
看一看,想一想,就能察觉到以前的刘冯是如此如此如此的英明神武了。但是进入到许都之后,刘冯就变傻了。
用什么孝廉制笼络天下寒门士人,但却得罪了势力强大的世家大族。可以说是自己挖了一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天底下,没有比这个更加愚蠢的事情了。
之后就不用再说了,目光短浅,目光短浅啊。
所以,天下的诸侯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刘冯进入许都后,变傻了。变傻的原因可能很多,比如说安逸,歌舞升平,以至于志得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