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程昱的决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程昱的决断(1 / 2)

小卒们毕竟只是小人物而已,他们不知道战略,不知道箕关,壶关对于三国军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可以说是三国军队的退路啊,失去了这两座雄关,则并州就成了死路一条了。失去了与赵国的联系,自然的也失去了与魏国,燕国的联系,他们成了一支孤军了。

虽然他们还有大半个并州,还有一定的粮食,还有十八万精兵,但这不会改变一支孤军的局面。

这是断了后路啊。

这绝对是兵家大忌,稍有不慎,可能就军心崩溃,导致全面溃败。

这就是犹如一声晴天霹雳响起,让这些燕国,魏国精英们呆楞住了的一个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具有一些讽刺意义了。

因为,就在刘冯渡过黄河的时候,他们就挖好了陷阱,要断了汉军的归路,将刘冯击杀于并州。

而现在他们一步步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但是战争到了现在,居然是汉军先断了他们的后路。

反而,他们攻打河东,却是连日不下。这不是讽刺,又是什么?

那一种赤裸裸的讽刺,即使是冷静如程昱,在这一刻,也是面红耳赤,难掩的羞愧。

这就像是走象棋,本要将人家一军,结果,却是人家先将军了。这如何不让人羞愧?

“壶关居然失守了

,壶关居然失守了。这不可能,这完全是不可能啊。”

“魏”,“燕”二面帅旗下方,程昱四人陷入了呆愣之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最终,还是公孙熬最先恢复了过来,但是他仍然双目呆滞,喃喃自语。

“正是,这壶关足有四五千精兵,即使汉军猛烈进攻,也需要三五日。而壶关的东方即是冀州,也就是赵国的心腹之地,那边也聚集有十万精兵。三日的时间内,足以调动数万精兵,增援壶关,这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壶关就失守了?”

紧接着,严忠也不敢相信的说道。

“我还听说,那壶关守将韩关,还有些能力,是并州方面,有数的将军之一。”这一刻,很有将略的于禁,也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三个人所说的,基本就是事实了。

壶关雄关,又有精兵,强将,更有十万大军,随时可以支援。但是结果,却是失守了。为什么呢?

他们当然不知道,汉军气势太盛,吓的韩关屁滚尿流的投降了。如此简单而已,但就是如此简单,却是让他们苦苦思索,最终又得不出答案来。

因为如韩关这样的将军,家小,宗族大部分都集中在了赵国都城邺城,若是韩关投降,面临的惩罚,绝对是难以承受的啊。

谁又能预料到,汉军的这气势,居然强大到了这种地步呢?让韩关连家小

,宗族都顾不了了啊。

一方强将,成了屁滚尿流,不堪一击了。

不能预料到,因此才能以窥视真相啊。

“对了,会不会是汉军诡诈。使的诈计啊?故意说出这样的消息,让我们的士气大跌,以延缓我们的进攻?”

在喃喃自语了片刻之后,公孙熬忽然开口说道。说话的时候,公孙熬眼神大亮,仿佛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人,亢奋无比。

公孙熬只是一般的强将而已,有猛烈,但却也没多少将略。武夫而已,想法难免简单了一些。

听到了公孙熬的话之后,于禁,严忠,程昱都陷入了苦笑之中,这个消息只是诡诈之计吗?

恐怕不是了。

没有什么决定性的证据,而是三个人的直觉。这两座关隘已经失去了,局势对他们不利了。

刘冯走在了前方啊。

“哒哒哒。”

巧合了,也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不久后,一队骑兵出现在了四人的附近。其中一个骑兵翻身下马,来到了四人的身前,禀报道。

“报二位将军,二位先生。刺史大人得到消息,说是汉军放弃了晋阳,攻打壶关去了。”

“这。”公孙熬闻言顿时如遭雷击,刚刚才充斥起了亢奋的一张脸,顿时被灰白取代了。

陷入了绝望之中,这不是诡诈,壶关怕是真的失去了。而更加讽刺的是

,他们所获得的消息,居然只是汉军向壶关去了,而不是壶关被攻破了。

显然,壶关被攻破,汉军根本没有花费一丁点的力气。

没准儿,此刻晋阳方面,都还不知道壶关被攻破了。

这一刻,程昱等人也才想到了,那韩关可能是献关投降了。

“那韩关弃了家小不顾,将关隘献给了汉室了。那刘冯难道真有这等魅力不成?”严忠苦笑了一声,问道。

但是没有人回答严忠,因为于禁,程昱等人也都是有这样的疑问。

而这个疑问,没有替回答了。除非,韩关本人亲自回答他们。但是显然,这不太据有可能性。

“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而选择如何应对的时候了。后路被断,局势险恶异常,稍有不慎,则会全军覆没。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

于禁即是冷静面对现实,但是对于如何应对,却又是束手无策。

毕竟是武将,而且面对的十八万大军的生死,以及并州的存亡。而并州的存亡,则关乎到了四国的存在,毕竟若是汉室得到了并州,则进一步的势力大增,并随时能威胁到冀州,幽州。

这股锐势太强了。

可以说,并州失去了,则四国基本上别想胜利了,苟延残喘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这个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