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
“是啊,跟他们相比,你算幸运的。
正是有了你们这群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我们才能在后方过安稳的生活。
儿子,爸因为有你而骄傲,你是咱们全家的光荣,爸刚才不该骂你。”
周明远这人性格好,不是那种封建大家长,错了就是错了,给儿女们认错,不是啥丢人的事儿。
周青扬和陈婕俩人相处不多,一直都是书信来往。
俩人的婚事早就定下了,要不是周青扬有任务,去年俩人就该结婚。
既然周青扬已经回来,
两家早都把结婚要用的东西预备齐了,结婚报告啥的手续也都齐全。
于是商议了一下,定在腊月十六订婚,年后正月初六结婚。
结婚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太草率了。
人家陈婕好好一个大姑娘,要模样有模样,要工作有工作的,也不是嫁不出去了。
平白多等一年已经够委屈,结婚这人生大事上,必须隆重点儿,该走的过程不能少了。
周家这边自然没啥意见,年前结婚确实太赶了,年后时间充裕,也能好好准备一下。
就这样,周明远和王春秀都提前请了假,周青岚带着俩孩子也提前回来。
腊月十六这天,早起一家人收拾的板正利索,在媒人的陪同下,一起去了陈家。
周明远和王春秀夫妻都上班,工资还不低,周青扬自己也有津贴,所以出手很大方。
订婚当天,除了正常的四样礼之外,周家还给陈婕从头到脚置办了两套衣裳,一单一两双鞋,一块梅手表。
另外,周青扬从他攒下的津贴里,拿出来五百块钱,当彩礼。
周家预备的多,陈家也毫不逊色,同样给周青扬预备了两套衣裳,还有一块男款的手表。
双方高高兴兴把婚事定了,陈家预备了丰盛的酒席,款待媒人和周家众人。
订了婚,双方家长也都安心了,于是紧锣密鼓开始准备结婚事宜。
周明远和王春秀都有工作,忙得很,于是安排酒席、采买烟酒茶等事情,就只能落在周家三兄妹头上。
可周青扬一直在部队里,不接触这些事情,周青越岁数小,没经验,俩人都有点儿懵。
这时候,就成了周青岚主导,一切都听她的。
周青扬、周青越负责带孩子、跟班儿、拎东西,周青岚负责钱。
正好赶着快过年了,商店里物资丰富,如今有一些东西已经放开了限制,可以多买些。
兄妹三个忙活了五六天,总算把结婚要用的东西都采买齐了。
腊月二十三,周青岚领着俩孩子坐车返回林场。
“哎呦,我孙子回来了,想没想奶奶啊?”
张淑珍看着周青岚娘三个进门,高兴不已,先把俩孙子抱到炕上去,解开围巾摘了帽子,亲一亲孙子红扑扑的小脸蛋,笑着说道。
“妈,这是我从松江河买回来的东西,还有我爸我哥他们给拿的。”
周青岚跟着进屋,把背着的包裹放到了炕上。
“哎呀,你这回娘家一趟,还连吃带拿的呢。”张淑珍一听就笑。
“你爸你妈咋样?你哥结婚的事都安排好了没?”张淑珍问儿媳妇。
“我爸我妈还那样儿,年前单位里都忙,他俩也顾不上家里头。
我哥结婚要用的东西预备差不多了,到时候婚礼在拐角楼的新房子里办,酒席在林业局机关食堂。
我妈跟东岗那边定了一头猪,还有鸡啥的,等着初四初五,去抓回来直接杀了就行。
另外那些,也都跟人家定好了,过几天送到食堂大库里就行。”
结婚可没那么简单,要准备的东西多的是。
尤其是办酒席的菜蔬,买太早了不行,菜就烂了。
买太晚了也不行,年后都放假,不好买。所以挺多东西都是预定好了,临近年根儿的时候去弄回来。
“嗯,行,这么安排挺合理的。等着你哥结婚的时候,咱一家子都去喝喜酒。”
张淑珍笑着点点头,盛、周两家是儿女亲家,周青扬结婚那是周家的大喜事,盛家人肯定要过去凑个热闹,帮帮忙啥的。
娘俩一边说着,一边给盛新华盛新宇脱了鞋还有大衣,俩孩子上炕玩去了。
张淑珍把儿媳妇带回来的东西,也都归拢起来放好。
这边正收拾呢,外头又有脚步声,接着,盛连成和盛希平爷俩,背着东西回来了。
今年冬运生产非常顺利,产量比预计的高,场里领导商议后决定,一线工队从小年这天开始放假,年后初十上山就行。
“正好,你们都回来了,咱下午包饺子,过小年。”
张淑珍接过盛连成手里的东西,笑呵呵说道。
“一会儿吃完饭,你赶紧去收拾收拾啊,瞅你这胡子拉碴的。”
盛连成自从冬运开始,就下山一趟,给盛新华过了个生日
那可不是头发老长,胡子拉碴咋地?
盛连成才不管那些呢,东西交给媳妇,脱了鞋就上炕,找孙子玩去了。
张淑珍见了摇摇头,也懒得管了,赶紧去做饭要紧。
过小年、包饺子,这都是盛家的传统项目了。
吃过午饭,不用张淑珍吩咐,盛云芳姐妹和周青岚自动自发的就去和面、剁馅,下午三点来钟,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
今年是腊月二十九除夕,别看只少一天,那也差不少事儿呢,感觉比三十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