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英明。”
顾雍早不想与刘禅作对了。
从汉中开始,到今日,每每与其作对,他江东就没有取得过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全是损兵折将。
江东鼠辈,江东鼠辈!
与那刘公嗣作战以来,这四个字仿佛都要烙印在他们身上了。
还洗刷不了的那种。
这煞星,能离多远,便多远!
陆逊眼神闪烁,他起身说道:“如今确实不是背盟的时候,那刘公嗣诡计多端,不能轻易与之为敌,加之我军士气低迷,若再去谋荆州,恐士卒不愿,应当先整军,待颍川大战一起,便出兵拿下合肥,届时,便等天下生变!”
他缓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若魏国赢了,我等转过头来,谋荆州,不仅要将丢掉的荆州三郡夺回来,更是要将南郡也吃下来!”
南郡乃荆州膏腴之地,江陵便在其中,得之此地,才能稳居荆州。
“若那汉中王太子刘公嗣赢了,则我军便起兵攻伐徐州,趁魏国空虚,打入中原之地!则主公王霸之业,未尝不可成也!”
之前是谁强他打谁。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江东连连战败,急需要一场大胜来激励士气,舔舐伤口!
谁弱他打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江东,便是要做这渔翁!
“正是如此!”
陆逊口中所言,便是孙权心中所想。
既然我江东军力不够。
那就等!
等你们谁败了,谁败我吃谁的肉!
总之,要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此番攻伐江陵不成,孙权已经是在心中总结经验教训了。
他江东明的是打不过了。
还是暗地里来罢!
名声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要拿在手上!
翌日。
刘禅与荆州属官至龙山郊祭。
在江陵城西北约15里处,有山一座山峰。
因山势蜿蜒,形似游龙,山巅回环如屏障,故名“龙山”。
在后世,龙山秋眺,更是江陵八景之一。
此刻山上,已经是筑好祭台。
祭祀的祭坛为圆形,称为“圜丘”。
圜丘之前,祭品也摆放整齐了。
牺牲、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依次摆放整齐。
刘禅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戴前后垂有九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
今日刘禅代刘备在荆州郊祭。
古时皇帝正常一年两次祭天,
刘备不是皇帝,自然不能祭天。
祭天不行,郊祭还是可以的。
此番郊祭,刘禅祭的便是荆襄九郡鬼神,祭的是龙山!
刘禅在郊祭之前便在江陵城内斋戒三天,三天内刘禅为了表示对上天的虔诚,既不能见妇女,不能食荤酒,也不能听音乐。
对于这些礼节上的事情,他还是遵从了。
毕竟这段日子,又是步练师,又是关银屏,又是孙鲁育。
这小身板着实累了。
呜呜呜~
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鬼神降临享祭。
庞统身穿祭祀袍服,手拿祭文,高声道:“惟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丙午朔,越二十九日丁巳,汉中王太子禅,敢昭告于荆襄九郡皇天后土,龙山神明: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
这祭文的内容,便是刘禅此行郊祭要达成的目的!
三个目的,总结起来,便是要定住这荆襄九郡士人与百姓的人心!
没办法。
这个时代的人,便吃这一套。
刘禅高祭上苍,便如同得鬼神庇佑一般,荆州士民对他的刘公嗣,便更有归属感。
“.惟神飨祚汉家,永绥历服!”
庞统将念祭文是念得青筋暴涨,满头大汗。
祭文念罢。
刘禅牵着献给天帝鬼神的牺牲,把它宰杀。
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刘禅亲自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鬼神嗅到气味。
这就是燔燎,也叫“禋祀”。
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
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鬼神化身,代表天帝鬼神接受祭享。
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
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
饮毕,刘禅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
总之一套流程下来,将刘禅累的不行。
三叩九拜,这腿都酸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才发明的这套礼仪。
当真是折磨死人不偿命的。
龙山山下。
黑压压的人群,大多数都是附近的百姓,当然,在场中维持秩序的士卒也不在少。
见刘禅仪式已成,其中并无波折。
隐藏在百姓中的托当即高声喊道:
“太子有龙气,天命在汉!”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越来越多的人,口中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