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汉末年世家大族的力量可以说是空前的大,包括曹操本人也是依靠士族的力量才能稳定北方。
“还请大王三思啊!”
曹丕此话一出,朝堂中的臣子,一个个都倒吸冷气,眼神看向曹植,满是惊疑之色。
砰砰砰!
“臣弟冤枉,绝无半点勾结逆贼之心,至于所谓之书信,所谓之供词,皆是有人欲构陷臣弟。”
“鄢陵侯在长安,可不知会掀起怎样的动乱呢!”
当时正是曹丕继位之初,权力地位还没有得到巩固。
如此一来,高门下的世家大族彻底垄断了整个曹魏政府的人事权力,仅靠这一点,他们就能够在朝野间获得只手遮天的影响力。
此制度一下,士族必定做大,到时候这魏国是他曹家的魏国,还是世家的魏国?
曹丕本想直接拒绝,但他眼珠一转,马上说道:“此制度,众爱卿以为如何?”
这么没有眼力劲?
孤这着急去办事呢!
嘶!
陈群深吸了一口气,手持笏板,将其举过头顶,说道:“臣要奏之事,关乎国本,关乎天下士子,关乎官员任用之要事!”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其一,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而且现如今曹丕新败,天下人心不稳。
百人齐声高语,声势之大,在大殿之中回荡,震耳欲聋,绕梁而上,三日不绝。
只是
这根纽带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桓阶虽非大士族出身,然而也同意此制度。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此事事关重大,得从长计议!”
这一句话,明显就触及了曹丕的逆鳞了。
处理完曹叡的事情,曹丕目光看向群臣列中,与他长得有几分相像的曹植,他冷哼一声,说道:“平原侯与齐公一道守卫洛阳,确有功劳,不过.据校事府消息,平原侯与逆贼曹彰,有书信联络?可是?”
曹丕沉默了。
臣下以为,大王应当施行九品中正制!”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洛阳狱,将心结给了结了。
父王断不会答应此策。
他要看看群臣的态度。
反正?
但.
为了现在的好处,而给未来埋下祸患。
闻言,陈群赶忙上前说道:“国内战事频发,国力空虚,而那汉中国却蒸蒸日上,若大王不行非常之法,焉能在大争之世中获得胜利?”
然而陈群像是没有听到曹丕的情绪一般,自顾自的说道:“汉之察举制,如今已经是不合时代了,已经不能达成取天下之才为大王所用的目的了。”
陈群在后面,又加了一句。
他镇不住这殿中百官,更镇不住曹魏背后的士族。
为求自保,为求代汉,做那九五之尊,便不得不与世家妥协了。
后面事情,便交给后人来解决了。
相信后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