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于百姓,这种朝代本就不该存在。”
说到这里,叹息一声道:“可叹郭大侠英雄一世,却抱着临安小朝廷不放,孤守襄阳城二十多年,为百姓换了二十多年的太平,临安朝廷二十多年却是毫无作为。
可似郭大侠此等豪杰,却还要为其洒血流汗,难道就因这所谓的“华夷大防”吗?”
赵敏说到兴处,又斟了杯酒,一饮而尽,接着道:“昔日襄阳城破时,郭大侠一家殉城,我世祖皇帝也很是可惜,遂以王侯之礼为他老人家下葬,丝毫不敢怠慢。
这固然是看在父亲托雷面上,但我们蒙古人最敬重英雄,他自对这位郭叔父从心底里敬佩。
而郭襄女侠在峨眉山创派之时,正值我世祖皇帝如日中天之际,他收缴民间铁器,解散帮派武馆,这是大势所趋!”
赵敏一对剪水双瞳又射在灭绝师太脸上,说道:“可是你们峨眉派反而成立了,你说是我世祖皇帝消息不灵,还是心慈手软,妇人之仁,不懂得斩草除根的道理?
他无非是看在两家之亲,郭女侠得叫他一声世兄,这才对这个小世妹的作为视而不见,为郭大侠保留一丝骨血,从而有了你峨眉一派的蓬勃发展。
呵呵,若换作别人。在那时建立门派,我蒙古大军兵锋所向,峨眉山也能给踏平了,焉有你我今日相聚之日,这难道不是渊源?”
这番话将孤傲自大的灭绝师太给听愣了。
因为她自己也知道,郭襄当年立派之时,确是忽必烈在位之时,而这位建立大元的皇帝,什么秉性,她还是有所了解的。
要说不是忽必烈看在郭靖的情分上,对郭襄留手,对本派留手,她自己仿佛都不怎么信。
一时间竟然想不到措词答复,转脸望着卓凌风,满脸为难之色。
卓凌风略一沉默,道:“赵姑娘,你对宋朝的弊端可谓一针见血。所谓保宋,也不过是保了一群吸人膏血的蛭虫罢了。”
灭绝师太眼神一横卓凌风,赵敏则是大喜道:“照啊,所以……”
卓凌风一摆手道:“可你的这番见识,郭大侠百年前就知道了,他也跟忽必烈谈过。
因为他知道朝廷虽然腐朽不堪,奸臣当道,但大宋百姓却是无辜。
而他曾随成吉思汗西征,更了解你们蒙古人视人命若草芥,一旦占了大宋,老百姓的日子一定很难过。
所以他才要守襄阳,这不是抱着临安小朝廷不放,而为义守。
他的作为,能得天下人一个‘义’字评价,威名历百年而不衰。
只因世人皆知他的一腔热血,保的不是赵宋王朝,为的不是自己荣华富贵,而是想让百姓不遭尔等蒙古人野蛮屠戮!”
说着喝了杯酒,接着道:“你们当初侵略大宋时,嘴上说的好听,是宋朝腐朽,百姓困苦,蒙古大军这是解民倒悬,是为义军。
可得了江山后呢?你们何尝将我们汉人当做人看?我们汉人被划分为低等人,天生就得被你们蒙古人欺负。”
说到这儿,卓凌风叹了口气,凝视着赵敏:“回到你适才的疑惑,若不想汉蒙之间兵戎相见,你们除了退回漠北,再无二途。
届时战争或许仍然不会停,但我们汉人种地,你们放羊牧马,双方和平交往,或许会有慢慢和好,真正变成一家人的那一天。
但若蒙古人仍想制霸中原而不放手,这血自然要流,而且会流的很多!
因为汉人太多,蒙古人少,我们怎能忍受被少数统治?
而你们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得让我们汉人变的少。
这是一个打不开得死结!
你记住,哪怕再过几百年,任何强大的异族想要统治汉人,也最多只能成功一时。
因为我们汉人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根子里就不认可,不同意,不愿意,这种事情发生,必然要反抗!
当然,我们中间的汉奸也是不少,可这毕竟也不多。
而且汉奸不讲忠义,你们一旦失势,就是他们倒戈之时,你们顶得住吗?”
随着卓凌风的话,赵敏满是娇笑的脸上,早已去了笑意,变得满脸冰霜。
她冷冷的看着卓凌风,问道:“那你为什么就不能想着报效朝廷,去改变这一切?
为你们汉人争取权利?
我们蒙古人纵然真的退了,可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会比现在过的好吗?
更何况你还是全真教弟子,难道就忍心袖手看着‘全真教’日逐没落,不做中兴之想?”
最后这话却让卓凌风一时默然,过了半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道:“姑娘美意,在下心领就是,中兴‘全真教’这等崇高之事,在下这等凡夫俗子实不佩为。”
说着面露苦色,抬眼望向湖面,幽幽道:“我其实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我自从有了思想认知,便很崇敬为国为民的大侠,但去报国,呵呵,现在也无国可报。
而我又有自知之明,限于资质,根本不是济世安民的大才,更加没有为之牺牲一切的决心与勇气。
也不知怎么,就获得了一份机缘,拜入师门后,我便想一心练武。
待练武有成了,在江湖上一走,便觉太过诡谲,实在不是人待的地方。
我又想寄情于山水之间,逍遥于世事之上。
可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不得不重新踏入江湖,就像看到你们蒙古人杀人如麻,搞得民不聊生,若不为驱除你们,做点什么,心中又过不去。
再比如,我明知你这庄子好进难出,我一万个不愿意来,可为了……
又不得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