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罪自杀?
当然不是!
张茂恭、萧正贤等全都是被灭口了。
朱高煦明白真相之后,也断然做不出交出聂兴等人的事情来。
不得不承认,杨士奇这个混账东西,算计人心的本事当真大有长进,把他朱高煦给算计得死死的!
再加上一个对他朱高煦十分了解的聂兴,双贱合璧天下无敌,朱高煦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现在他这位汉王爷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如实上报给给朱棣,让这位永乐皇帝陡然暴怒,血洗铲除整个汉王党,强行扶持太孙朱瞻基上位执掌大权。
如此一来,他朱高煦也就彻底清闲了,即便不会因此受到波及,这辈子也别想染指任何权力,老老实实地滚去云南就藩,混吃等死逍遥快活。
等到朱瞻基日后即位称帝,再来清算他汉王一脉!
另外一条路,正是如聂兴、杨士奇等人期望的那般,全力夺嫡争位,缔造出一个真正的盛世大明。
而眼下无疑就是最好的时机,夺嫡争位的天赐良机。
太子病危命不久矣,太孙年幼毫无威望。
他这位文武双全的汉王殿下,只要招招手,朝堂之上的汉王党自然会一呼百应,上奏请求皇帝陛下更易储君!
这就是聂兴杨士奇打得好算盘,给他朱高煦定下的出路。
不得不承认,人性都是复杂且虚伪的。
哪怕朱高煦心中百般不愿,一直避免着与大胖胖争权夺位。
然而真正走到了这一步,朱高煦也不得不继续向前,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后路!
一旦汉王彻底失势,先前他提出的所有新政,都会成为他人抨击汉王的借口与理由,想要继续推行下去,根本就不可能。
尤其是朱瞻基这头狼崽子执掌了朝政大权,他绝不会再推行这些汉王新政,以免影响到自己的威望。
毕生心血付诸东流,朱高煦同样不愿见到。
那么,就斗上一场吧!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亲故好友,还是为了大明王朝!
现在的朱高煦,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去争上一争!
或许是察觉到了朱高煦的态度变化,永乐皇帝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其实朱棣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这些阴谋诡计都出自老二之手。
但据东厂密报可知,老二自从去了江南之后,帝都中的暗卫全部蛰伏,双方从未有过任何联系,所以这个怀疑是不成立的。
更何况朱棣至今都还记得,当年老二为了救瞻基那孩子,差点万箭穿心而死,临死前都不忘自证清白,他当真不想夺嫡争位。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朱棣也不想去怀疑他最偏爱宠信的儿子。
尤其是前不久与太子之间的激烈争吵,“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这句话至今回荡在耳畔,朱棣可不想因为他的无端怀疑,再次伤了自己另一个儿子的心。
很快太孙朱瞻基匆匆走了进来,面带茫然地跪倒在地上。
朱棣看着这个曾经最宠爱的好圣孙,此刻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孩子,你跟爷爷说句实话,金陵发生的这些事情,是不是你暗中指使的?”
听到这话,朱瞻基瞬间脸色大变,急忙叩头解释道。
“皇爷爷,孙臣当真不知情啊!”
“都是那张茂恭怂恿孙臣回京,说什么天潢贵胄岂可轻贱于乡野……”
“若是孙臣知道他们设计陷害我爹,那我肯定早就宰了他们给我爹报仇了,哪里还会与他们同流合污!”
不得不承认,朱瞻基还是很鸡贼的,一边自证清白的同时,一边还不忘体现一波自己的孝心。
他深知自己现在处境艰难,一个不好就会被误认为是祸乱朝纲、陷害生父的乱臣贼子,到时候别说以太孙身份执掌朝政大权了,皇帝陛下不扒了他的皮才是怪事!
朱棣面无表情地听着朱瞻基自辩,不时捋了捋雪白的胡须。
等到朱瞻基无话可说后,他才继续追问道。
“你是说自己受了张茂恭的蛊惑?”
“那好,你告诉朕,那张茂恭蛊惑你什么了?”
“值得你冒着风险千里迢迢地赶回京师,连朕都没收到半点风声?”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全都变了脸色。
赵王朱高燧幸灾乐祸地看向朱瞻基,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而汉王朱高煦则依旧面无表情,不过他那双锐利的眸子,却始终盯着朱瞻基。
这也是朱高煦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或者说这也是朱瞻基最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你说你被张茂恭蛊惑回京,那又何必偷偷回京?
你好歹也是位太孙殿下、国之储君啊!
腿长在你身上,你真想离开北平,谁还敢拦你不成?
朱瞻基完全没有必要偷偷摸摸地回京,但他就是这么做了,那也就意味着他其实是对金陵帝都里面发生的事情有些了解!
换句话说,朱瞻基知道太子要遭或者说知道太子受难,他才会马不停蹄地偷偷回京。
不过目的不是为了去看望他那个傻爹尽孝,而是为了回来监国理政执掌朝政大权!
真是因为关心太子回京,他直接快马加鞭赶回来就行了,哪里还用得着偷偷摸摸?
这一点,朱高燧看得明白,朱高煦心中清楚,那永乐大帝朱棣呢?
他看不明白才怪!
朱瞻基此刻面色如土,满脸慌乱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