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开原。
开原地处松辽平原中段,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带;东部多丘陵地带,东部为长白山余脉,东南多山,属长白山支脉;西部地势低平,为清河、辽河冲积平原一部分,土质肥沃,是辽东罕见的可耕地。
也正因为如此,洪武年间朝廷便在此设立在此地设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开原巨镇。
一众勋贵子弟将其作为辽东拓荒的桥头堡,商队物资纷纷进驻,使得开原巨镇再次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
此刻官署衙门里,杨荣一身素衣坐在主位上面。
在他左手边坐着一个身穿铁甲的老人,面白无须,但浑身杀气。
这老人正是王彦王狗儿,以太监身份镇守辽东至今已有十七年,堪称辽东最具权势的地头蛇。
不过王狗儿现在却很是惶恐不安,脸上写满了愁容。
因为几年前太子朱高煦交代他办的差事,可以说是彻底办砸了。
不然太子爷也不会让杨荣大学士带着两个国公亲自前来,主持辽东大局了!
一想到这儿,王狗儿就有些苦恼。
他可还记得朱高煦给出的承诺,只要差事办好了,朱棣都得叫他一声哥!
结果现在差事非但没有办好,而且朝廷还派来了钦差,少不得会追究他的过失。
王狗儿身旁坐着一人,同样身穿铁甲,相貌英武硬朗,正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辽东总兵官,刘荣!
与王狗儿经历相似,刘荣也是当年追随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的老将,屡为前锋,屡立战功,先后授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使、都督佥事。
靖难成功之后,刘荣奉命出镇辽东,与王狗儿一起,这一坐镇就是十七年之久。
相比于有勇无谋的王狗儿,刘荣可谓是智勇双全,深得永乐皇帝器重。
奈何当年朱高煦布局辽东的时候,只是个汉王爷,而且没有征得朱棣同意,所以刘荣并没有配合此事。
毕竟刘荣作为辽东都指挥使,手中握有重兵,行事自当小心谨慎,唯恐引起皇帝陛下不必要的忌惮与猜疑。
而且当时朱高煦还只是个汉王爷,哪怕是监国汉王爷,也指挥不动边军大将。
更何况刘荣只效忠永乐皇帝,不愿掺和进汉王朱高煦与太子朱高炽的夺嫡争斗之中,所以他压根就不鸟朱高煦。
正因为刘荣的不配合,导致王狗儿独木难支,无力推行蚕食蛮夷部落的计划。
说起来,这还真不能怪王狗儿一人。
杨荣在来辽东之前,就从暗卫手中得到了确切情报,所以对辽东局势也有了个大体了解。
尤其是眼前这两尊辽东地头蛇的脾气秉性,杨荣也算是门儿清了。
“二位将军,本官此次奉命前来,只为解决辽东蛮夷一事,还请二位将军务必全力配合!”
“至于先前发生的不愉快,就此揭过。”
听到这话,王狗儿顿时一喜,恨恨地看了刘荣一眼。
要不是这个匹夫不配合,他早就把蚕食计划推行下去,立下大功一件了,哪里还需要太子爷再派人手过来!
反倒是刘荣脸色微变,硬着头皮问了一句。
“敢问杨大人,可有圣旨?”
换而言之,刘荣这话是在问杨荣,蚕食蛮夷部落的计划,是皇帝陛下的意思,还是太子朱高煦的意思。
如果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他刘荣自当全力配合。
但要是太子朱高煦的意思,那对不起,老子还是可以不鸟你!
太子终归还是太子,还没有坐到龙椅上面。
刘荣生性谨慎,只敢效忠天子,不敢有其他小动作。
杨荣听到刘荣这话,深深地看了刘荣一眼,随后取出了圣旨。
一见到圣旨,刘荣顿时放下心来,立马起身行礼。
“下官刘荣见过钦差大人,定全力配合大人行事!”
杨荣见状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他也不好苛责人家。
“刘将军客气了,快坐下吧!”
“如今辽东局势如何?”
虽然杨荣已经从暗卫手中得到了辽东情报,但是刘荣和王狗儿毕竟是辽东地头蛇,他们镇守辽东十七年之久,对辽东局势的理解远远超出他人。
谈及正事,刘荣顿时神情一正。
“钦差大人,说实话,辽东局势有些糜烂了!”
“洪武年间,为了牵制和包抄北元残余势力,朝廷开始注重对辽东的经营,并最终设立奴儿干都司,其后为了巩固对辽东的控制,改善辽东各地汉人较少的面貌,甚至多次向辽东进行移民。”
“但是因为朝廷对辽东蛮夷诸部采取‘以夷制夷’的羁縻控制,加上辽东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除了少数地方可以耕种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种出粮食,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大量百姓逃回关内。”
“此外永乐初年朝廷将大宁都司内迁保定府,辽东都司也因此受到掣肘,西部蒙古可以毫无障碍地向辽东发展,加上朝廷多次挥师漠北草原,大量蒙古部落逃来辽东,更是使得辽东局势动荡不安。”
说实在地,要不是碍于朱棣大明天子的身份,刘荣都想对他破口大骂了,这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大宁都司的治所大宁,被誉为“居宣辽之肘腋,为燕蓟之屏障”,控制着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接为燕蓟的外部防线。
可朝廷却直接把大宁都司内迁了,这等于是直接放弃了大宁一地,导致辽东都司西部再无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