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脸!
当真不要脸!
这位武德皇帝,属实不要脸!
蹇义也算是历仕多朝的老臣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武德皇帝的厚脸皮给震惊了。
这以前呐,朝臣拿祖训反抗他朱高煦,这厮多的是借口,多的是理由,反正祖训在他面前,就跟个笑话一样。
结果到了现在,他朱高煦开始跟你讲祖训了,而且还是祖训里面最严苛的那一条!
明初文人多不仕!
这是天下文人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情。
要么是习惯了蒙元蛮夷对中原士绅的优待,只要士绅按时给他们上交钱粮,这些蒙元蛮夷就不会多管什么,李好我好大家好。
要么就是对朝政体系感到失望,索性直接隐于山林,做个淡泊名利的高洁雅诗士,吃喝玩乐、饮酒赋诗,重现建安风骨、魏武遗风。
要么就是真看不惯残暴的大明太祖朱元璋,索性直接拒绝出仕,宁愿死都不愿给他当臣子。
不管哪种原因,最后结果都是一个,明初文人多不仕。
面对这种情况,太祖朱元璋也丝毫没有惯着,该抓就抓,该杀就杀。
人家甚至还将这一条写入了大明律令,正是方才朱高煦所说的那一条。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简而言之,这整个天下都是朕的,你却不识好歹,不愿为朕所用,既然如此那你就去死吧!
此贼一看就是身怀异心,不但该杀,而且该剐,怎么收拾都不为过!
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但要杀了你,还要抄了你家,看看你骨头究竟有多硬!
事实证明,文人的骨头,还真没有那么硬!
至少在洪武年间,大明朝廷一直不缺官吏,杀了一批立马就有一批补上。
恐怕这里面的猫腻,也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而蹇义最担心的地方,就是在于这一点。
他害怕武德皇帝这厮不学好,当真跟着太祖高皇帝学习一下。
“皇上,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说吧!”朱高煦点了点头。
“朝廷若是取消官员优待,那如何弥补他们的损失?”
“岭北行省之地,看似热火朝天,实则真正前去拓荒垦殖的士绅缙绅,并没有多少。”
“皇上若是将缙绅与官员一概而论,削除其功名特权,那官员只怕过得连普通百姓还要不如!”
蹇义这话并非是在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大实话。
本来官员就因为各种应酬来往,花销极其巨大。
靠着功名特权,他们还可以凭借田地弥补一些,再靠着一些灰色收入,日子总算是过得下去。
可是现在,朝廷严打士绅缙绅,直接斩断了他们的利益根基!
没有了田地,就没有了利益来源,而且还要承担徭役赋税,光靠官员那么点俸禄,哪里支撑得起这么庞大的开支啊!
更何况居京师大不易,在京官员的日常花费,远远超过了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
就比如逢年过节,或是上司家有什么喜事,你身为下属的,该去送一份厚礼吧?
再比如一年三次的大朝仪,皇帝陛下那里你又得准备一份厚礼吧?
再赶上太后、皇后、太子这些贵人每逢喜事,你一个在京官员难道还不表示一下?
居京师,大不易,这是所有官员的共识。
现在武德皇帝直接一刀切,斩断了缙绅官员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别说直接递交辞呈请辞了,再特么这样下去,能不能养家糊口都成了一个难题!
“陛下,官员也是人啊,也需要养家糊口,也需要柴米油盐啊!”
“而且官员的生活水准,一定要稍稍比普通百姓好上一些,若是连普通百姓都要不如,那谁还愿意寒窗苦读数十年,入仕为官牧民一方啊!”
听见蹇义这些抱怨,朱高煦也没有动怒。
毕竟人家说的都是事实,而且提出了摊丁入亩的一大隐患。
官员和缙绅,确实不能直接划上等号。
虽然说大部分官员,都是士绅缙绅的一员。
但是仍旧有少部分官员,始终坚守自身底线,未曾同流合污,收受贿赂。
比如杨士奇,比如顾佐,比如蹇义。
他们道德虽然高尚,但是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这种现象,本身就不对劲,或者说是畸形。
清廉自守、为国尽忠的官员,过得一贫如洗,两袖清风。
反倒是那些毫无底线、大肆贪腐的官员,日子过得滋润无比,吃了个盆满钵满,满嘴流油!
朱高煦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此刻面对蹇义的抱怨,他直接给出了解决措施。
“爱卿所言极是,朕也不是没有关注。”
“这样吧,以后朝廷推行高薪养廉政策,所有官员的俸禄,在原有俸禄基础之上,执行考成法进阶版本!”
“按照其每月考核标准,发放一到十级的奖金赏赐措施,而官吏考核主要由吏部进行,都察院负责抽检工作。”
“考成法进阶版,其实等同于官员赏赐版,官员每个月只要按照要求完成所有考核内容,那就是一等最优,能够直接拿到十成的奖金,也就是说能够拿双倍的俸禄。”
“可若是某一项达不到要求,那么就会扣除相应的奖励,以此类推,若是某个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