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政!”
一时之间,满朝哗然,谁也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再次口出狂言。
大赦天下乃是历朝历代惯用的作秀手段,如今在范正口中竟然成了恶政,你让历代先皇情何以堪。
高太后顿时脸色铁青,脸色不善的看着范正,在她看来,范正是仗着自己立下了些功劳,持宠而骄,骄横自满。
赵煦却闻言一动,主动配合问道:“范爱卿,你且说说,这大赦天下乃是历朝历代的仁政,怎么在民间竟然成为了恶政呢?”
满朝官员也都死死的盯着范正,尤其是赵挺之更是咬牙切齿,这一次,范正要是圆不过去,哪怕是其二伯乃是当朝宰相,他也过不了这一关。
范正郑重道:“启禀官家,大赦天下的确能够体现帝王仁恕,然而在民间却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让仁政变恶政。”
“别有用心之人?是何人?”赵煦捧哏道。
范正点头道:“正是官家下令惩奸除恶的这一批人。”
“岂有此理?”赵煦怒不可遏道。
二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赵挺之心中冷哼,立即反驳道:“范太丞莫要信口雌黄,官家大赦天下乃是让这些罪人弃恶从善,乃是善政,又岂能是恶政!”
范正反驳道:“大赦天下的本意是好,然而在实际情况非但没有让这些罪犯弃恶从善,反而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顿时满朝眉头一皱,一个个眼神不善的看着范正。
范正环视众臣,怡然不惧道:“范某之所以说大赦天下乃是为虎作伥,是因为我大宋绝大多数大赦天下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说太祖时期传下了每三年一次的南郊祭祀,就会大赦天下,还有历代帝王登基,立储,也会大赦天下,官家已经成年,定然也会立后,这同样也是世人皆知之事,。”
百官不解,不明白这有何问题?
范正深吸一口气,话语一转道:“很多消息灵通的人,就会定准了这个时期,专门在大赦天下之际犯罪,如此一来,哪怕犯法也仅仅坐几天牢而已。”
范正说完,满朝大臣顿时脸色难堪,貌似的确有这种可能!
“甚至哪怕不到大赦天下之际,他们也不在乎,因为朝廷每当遇到旱灾和蝗灾、水灾,也会大赦天下,平均下来,一年至少可以大赦天下两次,大不了多坐几个月牢罢了,总会出来的。”
“简直是岂有此理?”赵煦脸色铁青道,如此一来,谁还对大宋律心怀敬畏。
“律法的威严得不到体现,罪犯自然肆无忌惮,微臣和法医苏遁相交莫逆,据其统计,至仁宗以来,每年地方奏裁的死亡人数稳定在2000人以上,高出汉唐数倍,而这些死刑之人通常经过大赦,死罪变流放,轻罪直接就释放了,一年两赦,什么刑罚逃脱不了?”
满朝官员顿时郝然。
范正随即脸色一变,一脸蛮横模仿恶霸的声音道:“老子欺负你、抢伱钱财又如何?再多不过是坐几天牢罢了,你若敢不识相,老子出来之后,杀你全家,遇到特赦照样死不了!朝堂屡次大赦天下,岂不是纵容罪犯为恶,天下百姓因此忍气吞声,备受欺凌。”
这一次连高太后的老脸也挂不住了,经她之手大赦天下的次数同样也不少,有时候杀人同样也是在特赦之列,她还沾沾自喜自认为仁政。
“此次官家下达惩奸除恶令,屡教不改者多达七成以上,此事刑部应该心知肚明。”范正看向刑部众人。
“范太丞所言不假,很多罪犯特赦之后,复犯率极高。”刑部尚书无奈道。
“如果在让其逍遥法外,恐怕依旧会四下为恶,非但不能为皇室祈福,反而会危害大宋百姓。”范正乘胜追击道。
范纯仁也是心中一叹道:“启禀太后,景祐元年,御史庞籍上书曰:赦者,政教之大患,不可常用。罪者不能自新,将复为恶,百姓苦主,未必不心生怨恨。”
“至和二年,知谏院范镇亦上书皇帝一年数赦,甚为不妥。”苏辙也进言道。
吕大防也出列道:“启禀太皇太后,司马相公也曾经上书神宗,直曰:赦者,害多而利少,非国家之善政也,无辜则赦,有罪则诛,方可迎致太和。”
苏轼也愤然道:“民间亦又一例让人痛心疾首:婺州富人卢助教,一日到佃户家收租,被佃户杀害,杀人的凶犯虽然被判了死刑,却遇上“赦恩获免”,获释之后,竟然再次来到卢氏之门前,侮辱道:助教为何不再下田庄收租了?”
……………………
其实面对大赦天下之道,群臣的意见大多反对,而帝王往往为了自己所谓的仁义名声而肆意妄为。
面对群臣的反对,高太后心中动摇,然而长久以来她都是独断乾纲,再加上官家首次和她公然对抗,这让她骑虎难下。
范正话语一转道:“微臣认为大赦天下推行,固然要体现官家仁恕,又要兼顾律法的严峻,比如说,谋杀或者极为恶劣的罪犯不得赦免,否则其得不到严惩,日后必然还会再犯。”
赵挺之脸色一黑,赵明诚就是按照谋杀未遂判的,如此一来,哪怕大赦天下,恐怕也赦免不了。
“其二其他罪犯可以适用于三犯之策?”范正又道。
“何为三犯?”赵煦适时接话道。
范正朗声道:“三犯则是指三次犯罪,
“此策大善!”赵煦拍手叫好道。
“官家的惩奸除恶令中,如果是惯犯则遇赦不赦,如果是初犯可以从轻判罚,如此即可让为皇家祈福,又可以震慑罪犯。”范正提议道。
“此策可行!”
百官也纷纷点头称赞道,此策既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