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来了......”
天官儿慌忙跑进来,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个五体投地,也顾不得那许多,只高兴道。
“什么?可是公子他?”刘兰蓁噌的站起身来,死死盯着他问道。
天官儿傻笑道:“公子他,他平安回来了!”
“还有老爷,一起被锦衣卫送回来了。”
话音未落,刘兰蓁已经提着裙子向前厅跑出房去了。
到了厅上,见肖三郎正扶着肖翰一瘸一拐地进来。
刘兰蓁扑到他跟前,热泪盈眶道:“你受伤了?”
肖翰笑道:“不要紧的,一点擦伤而已。”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小张氏也闻讯赶来,在旁笑着掉泪道。
家人送肖翰回房,然后找了府医来看,确定只是轻伤,众人方才放下心来。
这边天官儿就忙慌来报,说是皇帝来了,已经到二门上了。
肖翰刚欲起身迎接,元明帝大踏步进来,连忙制止道:“先生不必起身,小心伤势。”
“臣谢皇上恩典,只是受了点小伤,并无大碍,让皇上为我担忧,臣心中实在有愧。”肖翰半躺在床上,颔首致谢道。
刘兰蓁等见状,带着小厮都退出去了。
元明帝在床前坐下,指挥邱太医道:“先生此次遇难,都是因为朕之故,朕忧心也是应该的,邱太医也来了,让他给你看看。”
肖翰没有拒绝,只说道:“多谢皇上关怀,只是如今刺客尚未落网,形势波诡云谲,皇上不该贸然出宫,将自己置身险地的。”
安林趁机嘟囔道:“奴婢也是苦苦劝说,可皇上就是不听,说一定要看到肖大人无恙才肯放心,还请肖大人一定劝劝皇上,保重龙体为上。”
元明帝道:“大伴你也太唠叨了,先生怎么会批评朕呢?”
肖翰道:“臣怎能非议君主,但君主有过失,劝谏乃臣子本分。
皇上怜惜臣子,是皇上仁德,臣子致身效忠皇上,是臣子之义。
皇上来看望臣,臣很高兴,但在我和安公公心里,总是希望皇上首先顾全大局,如此,才能使社稷安定,才能更好的护着您想护的人。”
安林点头,语气带着无奈道:“就是就是。”
元明帝红了眼眶道:“朕知道了,以后定不再任性了。”
一旁给肖翰把脉的邱太医看着这温情的一幕,都觉得自己无比碍眼,但该说的还是得说,只能出言打断道:
“请皇上放心,肖大人脉象并无大碍,只是身上有些许轻伤,上些药,将养几日便可恢复如初了。”
元明帝听后,满心欢喜道:“好好,用药都从太医院支取,都要用最好的。”
“微臣明白。”邱太医收了脉枕,退出去了。
元明帝又不免担忧起来。
肖翰看出他的心思道:“皇上可是在想着刺客一事?”
“胡钰抓了两个活口,他们都供认是端王指使。当年三王叛乱,肃王身死,稷王和端王逃亡,不知所踪,朕在朝堂跟老臣斡旋,一时腾不出手去处理他们,谁知他们竟还把手伸到了京城!”
元明帝眼神幽深道:“此次出行,朕乃临时起意,知情者甚少,他们能提前收到消息布局,可见宫里也不是铁桶一块。”
“当日臣面对刺客时,为首之人也自称端王手下幕僚周谓。”
肖翰道:“先帝驾崩不过几年,三王在京中盘桓已久,想要立时肃清他们的势力,并不容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调查一事,朕已交给锦衣卫去办,只是御林军这头。”
元明帝忽然不满起来:“胡钰这厮也不堪用!
当日他不能事先洞察梅瑞河奸谋,以致皇兄身死,如今也不能未雨绸缪,那日若不是先生让他去探查,让刺客提前漏了行迹,朕就要重蹈皇兄的覆辙了。”
肖翰没有否认,胡钰确实有失职之嫌,不怪皇帝生气。
“胡将军确实失察,不能护卫皇上周全,只是新越国大捷,余热未消,他立下的功劳不小,皇上若是处罚太重,难免会被人非议,于您圣名无益。”肖翰说道。
元明帝点头:“这个朕明白,他虽失职,但确有功劳,只是实在粗夯,不能统领御林军了。”
元明帝本就没有打算在这个节骨眼上重罚胡钰,逆王就在一旁虎视眈眈,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传他容不下人,借机打压功臣就不好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接替胡钰御林军统领一职,守卫宫禁。”
“先生以为何人可用?”元明帝望着肖翰问道。
肖翰略略沉默,说道:“臣以为此时不宜撤销胡将军御林军统领一职。”
“为何?”元明帝不解道,“先生不也说,胡钰失职,不能再守卫宫禁了吗?”
“胡将军虽失职,但对皇上到底是忠心的,加之他掌控御林军多年,手下将领也都认可他。”
肖翰道:“此时换人上去,并不能立时掌控御林军,加之逆王所乱,难免人心惶惶,给人以可乘之机。”
“依臣愚见,不如先提拔几个可靠之人,待局势稳定后,再调胡将军离开,届时再接管御林军,便能水到渠成了。”
元明帝闻言,醍醐灌醒:“先生说得有理,这个风口浪尖,还真没人能比得上胡钰在御林军中的影响,换了旁人,难免要生乱。”
“只是说到提拔新人,先生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肖翰无奈道:“皇上是知道的,微臣跟朝中武官们走得并不近,对他们的能力性情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