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话一出,原本趴在堂下的那位翰林,这会儿已经汗如雨下了。
他还是个小年轻,在朝堂上也没混过多久。
对于朱元璋,他更多的还是道听途说了解到的一些信息。
有说残暴的、有说英明神武的、有说爱民如子的更有说老朱暴虐成性的……
可终究他的科举座师也只是黄子澄这么个腐儒,讲点大概的朝堂走向以及经义文章就算了不得了。
其他的诸如朝堂上各路大佬背后所代表的势力、帝王的喜好、忌讳这些,别说黄子澄只是他的座师。
就算黄子澄真是他亲师傅,黄子澄自己都还没弄明白呢,怎么给他讲。
这就导致,这小翰林虽然零零散散知道了点东西,在一众新晋翰林面前也是能口若悬河的指点一二的了。
但当他真到了这朝堂之上时,一下就露了怯了。
死谏?
你就算不死谏只是说错话朱元璋都能把你推出去砍了,如今你还把刀把子主动送到人手上?
虽然这会儿他已经从朱元璋刚刚的话,还有众人那戏谑的眼神当中明白了。
但他却悲哀的发现,这会儿,发现的已经晚了啊。
朱元璋见对方
趴那儿一句话都不说,便知道这人不过是个光会说两句酸话,打算以直邀名的蠢货罢了。
他没好气的挥了挥手道:“拖下去吧,咱的朝堂可养不起这等英才!”
虽然朱元璋话语里没交待对方的下场,但众人都直到,这人最低都是一个贬官了。
处理完这个最跳的以后,看着余下的众臣,朱元璋冷冷一笑道。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军伍之事你们暂时插不上手,索性就在这皇家传承之事上开始闹腾。”
朱元璋这话一出,所有文臣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冷颤。
刚刚还没站出来的一众文臣,此时也站不住了,赶忙站出来跪在地上。
实在是朱元璋这番话太重了。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这句话啥意思?
意思就是国家只有“戎祀”两件大事,分别代表军权和祭祀。
军权好理解,但祭祀其实代表的就比较多了,表面上看只是祭祀上天的仪式。
可实际上,但凡能祭祀上天的,哪件不是大事?
如今朱元璋居然说他们在皇家传承一事上闹腾,那就是挑明了说,满朝的文臣已经冲着皇帝手里的权利下手了。
这种指责,谁
扛得住?
“尔等张口便是冠冕堂皇,偏生还装作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
“但尔等心里打的什么算盘,真当咱不知道?”
朱元璋这话一出,一众文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心知要坏。
没想到老朱今天居然掀桌子了。
须知平素里朝堂讲究的就是一个均衡,凡事有反就有正。
文武相争也好、党同伐异也好,无论朝堂之上怎么争,最终统筹全局的,必须是皇帝。
毕竟皇帝和朝臣们其实都明白,要是朝臣们互相之间不斗了,那便是彻底做大了。
而等到一方做大以后,那他们对抗的可不就是皇帝了嘛?
所以,朝堂之上从未风平浪静过,也从未和谐过,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帝王术。
要的就是朝堂之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从而方便皇帝掌控朝堂。
同时嘛,也是给各方势力表达意见的机会。
因为他们明白,只要不是触怒皇帝逆鳞的事,皇帝想看的其实就是意见不同的党派之争。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今日老朱压根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老朱此话一出,边上的朱允炆此时脸色终于绷不住了,原本被老朱吓了一跳有些煞白
的小脸,此时也变得愈发难看了。
昨晚才在黄子澄等人劝说下树立起来的信心,瞬间土崩瓦解。
朱允炆怎么也没想到,老朱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这让朱允炆的心彻底沉到了谷底。
他忽然意识到,原来皇太孙这个位子落到他手里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
一想到这,朱允炆便觉着一股怒火直冲脑门。
但他还是咬牙忍着,因为他知道,那些文官们此时还不会后退。
哪怕如今皇爷爷已经连番说出重话了,可他们还是会咬牙赌一把。
毕竟他们这些文官主打的就是一个仗义死节。
虽然这话大多数人都只是嘴上说说,可若是被朱元璋轻轻这么一吓就退回去,那他们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就全没了。
而且,嘴硬和狡辩,可是他们在朝堂赖以生存的本能。
在他们看来,不到最后彻底撕破脸老朱是绝不会痛下杀手的,毕竟老朱眼见着没几年皇帝好当了,难不成不顾忌一下身后名不成?
这其实就是文官们一如既往的底牌。
帝王将相的身后事,还不都是他们一支笔勾画出来的?
而他们都有个习惯,那便是学史,纵观史书后
他们往往自以为了解皇帝。
对于以往那些把皇帝隔离在朝政之外“垂拱而治”的前辈,要说他们没一点羡慕那才是咄咄怪事。
而学来学去,他们终于明白了,帝王身后名以及天下大义便是他们束缚皇帝、保护自己的杀手锏。
如今既然皇帝似乎有些拿身后名不当回事了,那为了保护自己、争取利益,便只能继续高举天下大义的大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