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上胡椒树也多了,旮旯犄角里少几棵,也不怎么引人注意。
葫芦村满村里都在围观大白家的婚事。
这么盛大的婚宴还是第一次办呢,要不是他们村出了个秀才,哪能娶上这么有钱人家的女儿?
按照这里的习俗,上午迎接新娘,吉时拜堂。大白家在院子里搭了个供桌,白玉成一身喜服,用红绣球牵着胡照影,缓缓走到供桌面前,开始拜堂。
随着一声“一拜天地——”,婚礼的气氛达到高潮,现场围观的人齐声叫好拍手,也有不少人偷偷议论。
“新郎真是一表人才啊。”
“就是太白太瘦了点,我都怀疑能不能抱得起新媳妇嘞。”
“人家秀才公,以后还要考举人的,哪用得着力气?”
“咱们村第一等的人物被人胡顺拿下了,还有哪家的小年轻没娶亲?我家窝里不少闺女呢。”
“旁边那几个是谁家的?看着也是一表人才的样子。”
那人指着大牛二狗几人,除了三羊年纪小点,大牛二狗立在一堆少年人中,十分的扎眼。
“那是小白家的三个儿子,跟这家都是一脉的。”
“看这身穿的,家里条件不错吧?还没说亲的吧?”
“应该是没有,那个大的今年十四岁,马上到说亲的时候了,老二十一岁,再晚两年,老三才七岁。”
几个媳妇婆子叽叽咕咕,眼睛不时地往白家三兄弟这边瞟,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大的年龄合适,就是长得一副憨样,还黑。”一个媳妇子点评道。
“老二长得不错,一看就是个伶俐样,以后少不得有出息。”
“有啥出息?老大老二读书都不行,我看他家老三最好,长相周正,一股书生气,听说在庄子上读书呢,夫子都夸,以后说不定也是个秀才、举人呢。”
“你家闺女都十六了,配人家七岁小孩?”
几个媳妇哈哈笑起来。
大牛几人也发现有些媳妇、姑娘往他们这边瞧,不由自主地都站直了身子。他们旁边也站着不少少年,比如张周氏家的张丰收,张香丫的哥哥张大强,如今也十三四岁了。
这些平日里下地劳作的少年,此时跟白家穿着新衣服、戴着玉佩的三兄弟一比,都被比了下去,看着三兄弟一身的排面,都有些心动起来。
拜堂刚一结束,就有人找大牛打听,这一身的行头要多少钱?
大牛咧咧嘴,他不知道,二狗凑了过来,顺势推销起来自己的玉佩:“人靠衣装马靠鞍,你看胡家大小姐为啥非白玉成不嫁?”
那十六岁的少年懵懵懂懂:“因为人家是秀才公?”
“一语中的!”二狗夸赞。
“可是俺也成不了秀才公啊?”那少年愁眉苦脸,他只是想娶个好看的媳妇。
“谁让你真去读书了?你也学着那白玉成,整一身像样的衣服,关键是再配上我这上品玉佩,那你就是摇身一变,不是秀才也胜似秀才了。”
少年觉得二狗说得很有道理,相亲的时候,他也学着白玉成装扮一下,肯定让对方姑娘一眼就喜欢上。
“你这玉贵不贵?”
“不贵,大的二十文,小的十五文钱,看起来跟真的一样,可以用来当传家宝。”二狗从怀里掏出来两块展示。
那少年接过来一看,十分满意,当即就找自家爹娘商量去了。
其他少年有样学样,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也咬咬牙准备从二狗这里买一块,就算不是真玉,送给姑娘们,也能让她们欢喜一下,以后还能当聘礼呢。
“开张了!”二狗压住心底的兴奋,引着一众小子去自己家买玉石去了。
另一边,来吃席的人围在请来的账房先生这里,准备上礼金了。
账房先生是村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会写几个字,专门给村里办事的人家上账。此时他点着烟锅袋,在桌子上铺开一个红纸账本,准备挨个记账。
这是小刘氏最喜欢的环节,她大屁股往账房先生旁边一坐,惊得人家烟锅袋都掉了出来:
“你坐在这里成个什么样子?”
“哎哟老先生你就记账吧,都是村里人家,你讲究这么多?”小刘氏催促道。
第一个过来上账的是她娘家哥哥刘志发,将一个荷包袋往桌子上一扔,“三两银子!数数吧。”
小刘氏脸上笑得都是褶子:“哥你真是的,大老远来,还给这么多钱!”
“我大外甥成亲,我能不多给点吗?”刘志发抬屁股也往凳子上一坐,下面的人挨个上来上账,面色都不是很好看。
“张山,三百文;周明,二百文;张周氏,五十文……”
有前面刘志发三两银子在先,后面这几个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给钱的脸色不好看,收钱的脸色也不好看,小刘氏看着一包一包的旧铜板,阴阳怪气起来:
“张山家的啊,你家给三百文,带七个孩子来吃饭啊?这三百文够不够饭钱啊?”
张山媳妇没说话,张山咋呼起来:“怎么不够?三百文够我家吃半个月了。”
“你半个月吃馍喝凉水,我今天桌子上可都是大鱼大肉的。”
“哎行了行了,”白建金过来,招呼着人去坐桌吃饭,让自家媳妇管住嘴,不要闹出事来。
反正今天的饭钱都是胡家出,这些人出多出少都是他们挣钱,没必要在他儿子婚事上闹。
轮到白老头和陈老太了,白老头从荷包里掏出来二两碎银,小刘氏还算满意。
看他们身后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