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长沙小青年马逸明的发家史> 第60章 探病(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探病(二)(1 / 2)

把车停好。马逸明匆匆跟着刘俊伟去住院部。

刘俊伟是去看什么病人? 谁住院了能让刘俊伟亲自去慰问?马逸明有些疑问却不敢多嘴。

到了18楼一间特殊病房,门口坐着宋洪林和张凯。这俩河南哥们不是刘成伟和刘庆伟的司机兼保镖吗?马逸明隐隐觉得出了什么事。

推开特殊病房的门,赫然看见刘仪伟躺在病床上,脸色有些苍白。旁边坐着刘成伟刘庆伟两兄弟。

刘俊伟快步走到病床边:“仪伟哥。没事吧?”

刘仪伟淡淡地道:“没什么事,腰扭了一下,轻微脑震荡。医生说休息两天就好。”

刘成伟看了一眼马逸明。刘俊伟转头说:“小马,到外面等我。”

马逸明应了一声走出病房。

宋洪林和张凯见了马逸明,两人点点头和他打了个招呼。

马逸明递过去两支烟:“两位老哥,出什么事了?”

宋洪林嘴角努了一努,示意马逸明离开门边。马逸明走近宋洪林,宋洪林压低嗓子说:“老大出了车祸。他的迈巴赫給人撞了。”

啊?马逸明吃了一惊。

张凯小声补充道:“小丁也受伤了。现在普通病房躺着呢。”

小丁马逸明有印象,退役武警,削瘦结实,挺壮实的一小伙儿。

宋洪林说:“还好,没什么大事,小丁也就都是皮外伤。胳膊骨折。”

马逸明说:“谁撞的?那有没有报警啊?”

张凯说:“肇事的司机跑了……鬼知道谁撞的。”

张凯用手指了指病房:“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不好打听……”

……

病房里。刘仪伟说:“給我支烟。”

刘庆伟帮他把烟点上。刘仪伟默默地抽着烟。

刘俊伟说:“仪伟哥,也是一台泥头车?”

刘仪伟吐出一口烟:“一台泥头车,和8年前那个泥头车一样。不同的是,这次没要我们的命。”

刘俊伟心头剧震,8年前的往事恍若电影镜头一般在脑子里飞快掠过:

一台硕大的泥头车狠狠地撞上一辆奔驰轿车,把那轿车挤压在路边的石墩上,压得整个车身快折成两截。里面的司机和两位乘客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当场就都咽了气。尸体拖出来的时候,全身骨头都断了,整个人扭成一团……

死者是安建集团的董事长和手下。肇事者是一位普通的工地司机。据说是刹车失灵。那位司机最后被判刑5年。

安建集团是邻市著名的建筑商。那次惨烈的交通事故在广惠市闹得得沸沸扬扬,不少人怀疑是安建集团的竞争对手所为。但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警方在最后定性为意外事件。坊间议论纷纷过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两个月后,也就是“泥头车车祸事件”之后,半岛公司顺利地拿到了两所大学城基建项目的总包,从而开启了地产业务的扩张。四年后注册为集团公司,成了广惠市有头有脸的企业。于是,江湖上的同业不由得对刘吉村的半岛集团有了各种意味深长的猜测。

这些往事,刘家几兄弟何尝不知?

“报警了没有?”刘俊伟问道。

刘仪伟摇了摇头。

刘庆伟说:“仪伟哥,为什么不报警?现在他娘的不是法制社会吗?到处都是天眼,它一台破泥头车逃得过警察的追查?逮住这司机他妈的弄死他!”

刘仪伟瞅了他一眼:“庆伟,你太幼稚了。”

“什么?我幼稚?”刘庆伟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其他两位堂兄,一脸的不服气,“哎,你们两个说说,我讲错了?”

刘成伟说:“庆伟,别说了。”

“庆伟,仪伟哥是对的。”刘俊伟沉吟了半晌,缓缓道,“这种事情大不了去掉几个修车的钱。万一对方就是想让我们报警,提醒警方重新激活8年前的案子呢?同样的事故,都是泥头车撞豪车,豪车的主人都是地产商……你说巧不巧?”

刘庆伟瞪圆了眼睛说不出话来,他确实没想到这一层。

刘成伟说:“这没出人命的交通逃逸能有多大的事情?报个屁的警。我只是在想,这是不是巧合?”

刘仪伟抽着烟,没说话,望着刘俊伟。刘俊伟在几个兄弟中心思最缜密,刘仪伟显然是想听听他的看法。

刘俊伟想了想说:“两种可能,一种确实是巧合;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俊伟看了几兄弟一眼,“那就是某人給我们的警告。都知道,现在又到了角逐大项目的时候了。”

“林文涛?!”刘庆伟恶狠狠地说。

刘仪伟说话了:“当年拿下大学城项目的时候,林文涛就疑神疑鬼,见了我说话阴不阴阳不阳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我们刘吉村的脱不了干系。从那时候开始我和他关系就开始慢慢疏远了。这阵子汽车城项目我去省城活动,他应该也收到风声。这个人心狠手辣,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刘仪伟话里的意思,显然认同刘俊伟的分析。

刘成伟说:“如果这事真是林文涛干的,他这是什么意思?”

刘俊伟缓缓道说:“如果真是他干的,无非就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告诉我们,8年前的事情他知道底细,了解我们的手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别挡他的道,否则,他也会同样的招数来对付我们。除此之外,我想不出什么其它的意思。”

“他妈的!”刘庆伟彻底怒了,“林文涛为了这么一个20多个亿的项目真豁得出去?”

刘成伟说:“这汽车城项目是林文涛转型的一根救命稻草。现在搞基建已经不是过去的行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