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周扒皮?咱这叫会过日子。她一个小孩子,手里逮那么多钱干啥?给她两个零花就行了,剩下的咱都给扣下来,就当是姑姑给侄子赚奶粉钱了。”
“哈哈哈,你快闭嘴吧,笑得我肚子疼……”
“啊,咋还肚子疼上了呢?要不要紧?”
“没事儿,你别说话,我缓缓就好。关灯吧天不早了,明儿还要上班呢。”
“成,你把被子盖好。”
孟建设反手拉了下灯线开关,屋里顿时一片漆黑。两口子热热乎乎的在被窝里抱成一团,手拉着手心贴着心,一觉到天明。
* * * * * *
金红色的朝阳在彩霞的衬托下,矜贵的一点一点从云层中钻出来,给大地铺上一层柔晕十足的暖光。
江河大队的早晨,是生动又忙碌的。
烟囱里冒出阵阵炊烟,家前屋后都是人们走动劳作的身影,院子里的鸡时不时的叫上几声,给这幅美景更添一缕人间烟火气。
孟恬一直是个有些文艺小清新的调调,念书的时候选的也是文科。后来大学毕业了,没有什么生存压力的她,日子过的很悠哉。时不时的就掂起键盘,投点稿子赚个零花钱。
虽说现在被踹到了这个年代来,生存压力值直接拉满,可是不耽误她内心深处,还是个文艺小清新。
这不大早上的,被老娘打发跟着侄女一起去自留地的菜园子里薅草。回来的时候还不忘在路边,采上一束开的正艳的小野花,细心的把它们插在小罐子里。给本来灰扑扑的房间,添上了一丝美好。
“大美,出来吃饭!”
“来了。”
听到老娘的吆喝声,孟恬赶紧掀开门帘走出去。在水盆里洗个手,从侄子手里接过碗筷,一家子全围坐在饭桌前。
乡下人家没啥规矩,不知道食不言寝不语的那一套。孟建国捧着碗喝了两口菜糊涂,吧唧了一下嘴,才捏着手里的窝头,忧心忡忡的说。
“昨天大队长找俺们几个小队长开会,唉,过段时间怕是又要弄大锅饭了。”
“啥?咋又弄?咱们自家开火,不挺好的吗?干啥又弄一块儿去?”
赵玉花顿时觉得吃不下去了,扭头看看一家子人,尤其是在小姑子脸上转了一下,真忍不住不叹气啊。
“那大锅饭烧的跟刷锅水似的,咱们自己吃的时候都够呛,小妹不得饿死呀到时候?”
孟恬手都抖了一下,有点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嫂子。现在这饭就够呛的很了,居然还能有更差的?
她脸上的表情真的很明显,坐在旁边的孟立群,就叹了口气。
“前几年弄过一次,我还记得呢。稀饭就真的是稀饭,跟水差不了多少。窝窝头又小又难吃,里面好像还掺过榆树皮。”
瞅瞅自家小姑姑一脸茫然的样子,孟立群又抬眼看向他爹,十五岁的半大小伙子,在现在这个年代已经很能顶事了。
“爹,因为啥又要拢到一块了?”
孟建国咽下嘴里的窝头,嗡声嗡气的说了一句,就三个字,很简洁。
“缺粮食。”
“这不才春天呢吗?哪家能一点粮食都没有?兑着野菜凑合吃,咋也能挺到午季收麦子的时候了,咋就缺粮食了呢?”
赵玉花没听明白,屋子里其他人也没听明白,可人老成精的老太太瞬间听明白了。
“是上头有了啥变动?”
“也许。”
“到底啥事儿?”
“三叔没明说,这是俺自己猜的。”
他放下碗筷看着老娘,叹了口气。
“去年冬天和今年春上都没怎么下雪,春季里雨下的也少。这眼瞅着就要热了,娘你看这天,像是想下大雨的样子吗?前头河湾里的水,这段时间天天浇地,都下去不少了。
三叔说那话的意思,也就是给大伙打个防备。他是生怕又像前些年那样闹饥荒,早提醒早预防,别到时候又弄得一团乱。”
孟老娘眨眨眼睛,跟着叹息。
“这在地里头刨食就是难,搁老天爷手里头讨饭吃,日子好过还是难过的,可不都得看它的脸色吗?你三叔想的也没错,是该早做准备。”
“嗯。”
他们娘俩也不再说话,屋里的大人孩子们也都跟着沉默。
吃完饭之后该下地的下地,该上学的上学,该在家里忙活的在家里忙活。孟建国先打头出门了,要组织人手挑水浇地呢,不能瞎耽误工夫。
等孟恬把锅碗洗好,地扫好,衣服也洗出来晾好以后,日头明显得快到中午了。
走进灶房系上围裙,熟练的抄起黄瓷盆,把米缸厚重的盖子掀开,舀了一碗米倒进盆里。她伸头看看缸里面,叹气。好像前几天才看见她哥倒进去的米,这就又见缸底了。
不是她不想往家里添补,实在是自己手里的米,跟家里的这种完全不一样。
空间里的那几袋米,都是圆形的粳米,晶莹剔透的很。但是孟家吃的这种糙米,都是被打碎了的米粒不说,关键是没脱干净外壳,是有点泛黄的那种长方形米粒。
她要是敢往里面掺粮食,孟家人得有多瞎,才看不出来呀?
把米缸盖子挪回去,然后淘米,洗红薯,剁碎了全丢进锅里,再兑上大半锅水。盖好锅盖,点火。
整套流程已经干了小半个月,相当熟练了。一会儿红薯粥熬好了,把窝窝头在上面馏上,再炒个白菜,调个凉拌野菜,中午饭就算齐活。
面无表情的抓着柴草,一把一把的填进灶坑里,用烧火棍把它们挑开燃烧掉。火焰的温度扑在孟恬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