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父亲在精神病院受尽心理和生理上的折磨,儿子在外面也是受尽了村里人的排挤和欺凌。甚至行凶者的爷爷为了替儿子和儿媳伸冤,挺着80多岁的年纪四处奔走,结果被人殴打失血导致终身残疾,后来还被以寻衅滋事的罪名被送进了监狱,含恨而终。
最后没办法,行凶者的父亲为了儿子,只好签下了谅解书之后,带着仅剩的家私逃离了这个伤心地。原本幸福美满的祖孙三代人,就这样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岁月如梭,过去的事情逐渐在村民们的记忆中淡去。然而,案件的爆发犹如波澜再起,让村里人重新回忆起那些陈年旧事。为什么行凶者选择了这个时刻实施复仇呢?刘斌猜测,可能是行凶者的父亲已经离世,他已无牵无挂,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他决定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追寻那笔被欠下的血债,讨回公道。
没有人能想到仇恨的力量是多么强烈,有时远比爱情更强烈。因为爱是柔和的、温暖的,就像是春日的风,春风中的流水。仇恨却尖锐得像是一把刀,一下子就可以刺入你的心脏。
为了能够将仇人一网打尽,他特意选择在除夕之夜的团圆饭上动手。动手前,他取出了自己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只在身上留了200元钱,其他的全部捐给了慈善基金会。然后购买了帽子,口罩,单刃刀,汽油瓶等作案工具,在确认了仇人全部到场了之后,便实施了这样一场震惊世人的灭门惨案。不过他也不算是良心泯灭,至少他放过了尚未成年的孩子与未参与此事的儿媳。
作案之后,他没有逃跑,而是静静地点了一根烟,等待着警察的到来。烟都抽完了,警察还是没有到,他又一个人来到了母亲的坟前,坐在那里直到警察将他逮捕。
根据刘斌的描述,当几个死者的尸体被送来验尸时,都是残缺不全的。他们的致命伤都在脖子、头部和胸口等要害部位,显然都是奔着致命去的。除此之外,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至少5-6处,伤口最深达15cm。最为狰狞的是大儿子的尸体,他的脖子几乎被一刀斩断,只有一丝皮肉还连接着,没有掉下来。脸上已经被砍得看不出样子,身上还有被汽油烧过的痕迹。
要知道脖子上的肌肉和骨骼虽然容易受伤,但要想将脖子斩断,除了需要锋利的刀具之外,还需要惊人的力量和技巧。由此可见,这段仇恨在他的心里到底积蓄了多长时间,才演变成了如今的这副模样。可以想象,他为了报仇,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来策划和准备。
在获知这些信息后,陈海再次回想起执行死刑时刘斌的面部表情,他深深地感到刘斌的推测应该是真实的。而且,在刘斌被执行死刑之后,他的父亲并未出现为他安排后事,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刘斌的眼神中没有恐惧,没有悔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大仇得报的快意恩仇,以及给父母和爷爷一个交代后的问心无愧。他的表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满足和坚定,仿佛在告诉人们,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已经等待了太久。
陈海深深地被这个故事触动,他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悲伤和无奈。他为刘斌的遭遇感到悲痛,也为他的勇气和坚毅感到敬佩。就个人的立场而言,陈海敬他是条汉子,并且为他能够恩怨分明,在已经杀红了眼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理智,放过了无辜的孩子及女人的行为感到欣慰。但同时,也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
如果不是当年遭受了不公的待遇和变故,或许他也会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长大成人,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吧。无法想象,他们两父子带着这样的深仇大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或许彼此就是活下去的最大依仗吧。
连陈海都这样想,也难怪上面不敢让这件事情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了,否则当地都不知道要承受怎样的舆情风暴。那些知道事情全貌的村民们,递送万民书又何尝不是在为当年,自己的袖手旁观而感到后悔和自责后的补救措施呢?
虽然那些涉及腐败、勾结、不作为的干部和徇私舞弊的医生医院最终都被问责,连同这个案子一起被深挖出来,给大众一个交代。然而,对他来说,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人们常说正义有可能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但是,这句话其实是被翻译曲解后产生的毒鸡汤,他的原文是“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这句谚语原本的意思是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却在翻译完之后被某些人拿来安慰那些受了不公正待遇的人,这是何等的讽刺呢?
迟到的正义是否还能算是正义呢?这个疑问在陈海心中萦绕,不禁让人思考:正义是否真的存在时效性?如果正义在某个时刻姗姗来迟,它是否还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说,正义的迟到是否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一种对现实的折中?
陈海思考了许久之后,得出了一个自己的答案。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但是聊胜于无。拿这个案子来说,所谓的惩罚不过是事后的一点补救。逝者已矣,他们是看不到这一切的。这些惩罚措施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给生者以安慰,给后来者以警醒。但是对于受害者来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海在匆匆结束了父子俩的谈话之后,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他到的时候,车组的几个人正背靠着救护车,有说有笑的。看到陈海来了,还热情地招呼陈海加入他们的聊天。有了他们的陪伴,陈海很快从情绪中脱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