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佛法修学概要> 第11章 第10集《佛法修学概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第10集《佛法修学概要》(5 / 7)

导了,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心理素质就不好,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都不够。所以我们为什么像山王如如不动,像药王能够调治一切的障碍,就是跟菩提心有关系。

己二、果地

八、九、十是约果地功德。

透过前面的菩提心摄受六波罗蜜,会有三种功德在我们的今生乃至于来生出现,我们把它读一遍。

譬如仓库——是财物聚积处;菩提心亦如是,修习福智二种资粮,能聚积无量财法故。

譬如车乘——二轮具足,能到处去;菩提心亦如是,止观相应,能往安乐处故。

譬如大云——能变现多种形相,注雨润泽万物;菩提心亦如是,能示现八相成道,化度众生故。

前面我们真实地发起了求生净土圆成佛道的一种愿景以后,生命就出现一个仓库。什么叫仓库呢?它能够积集无量的财宝,菩提心亦如是,我们在积集福慧两种资粮时,能够不断地增长。我非常喜欢“仓库”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太好了!修行是点点滴滴的,我们是今天存一点珍宝,明天存一点珍宝,后天存一点珍宝。你看有些人,学佛以后一开始很苦恼,慢慢慢慢到中年时,福报现前,他不修行了,跑道找不到人,菩提道你找不到这个人。套一句中国老话,这个人就这么点出息。那么有些人能够点点滴滴地一直走到最后得到摩尼宝珠,就是他有仓库、有愿景。

诸位要知道,人生的诱惑太多。尤其是你不断在三宝修行却没有目标,你今生的生命真的会出现很多快乐的东西诱惑你。但是你不能说是外境诱惑你,是你自己心理建设不够,你心理素质不够,怪谁呢?为什么有些人他能够坚持走下去,能够不断保持进步?就是他有仓库啊。你没有仓库,你赚多少花多少,就很难成就大功德。所以一个有愿景的人,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往前走。这个是约安乐道。

我们再看解脱道。“譬如车乘,二轮具足,能到处去,菩提心亦如是,止观相应,能往安乐处故。”我们发菩提心念这句佛号,这句佛号是直接通往弥陀的本愿,就是车乘。在台湾很多一贯道是念佛的,诸位要知道,很多一贯道念佛,但他念佛并没有想要求生净土,不想要成佛,他念佛是用来消业障的。这个人没有真正的目标,所以他没有叫作乘,没有资格讲。这句佛号对他来说,就是让他离苦得乐而已。

所以这句佛号要引导,佛号本身没有方向性,它是一个万德庄严。怎么引导,就是你的心释放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它就往哪里走。诸位你要知道,是你的心在引导佛号,不是佛号在引导你的心。如果你认为佛号在引导你的心,这个就是邪知邪见了,是他力,就不是一切唯心造了,那你严重违背佛法的因缘观。就是离开了一念心,有一个大有能力的神或者是主导者,他能够引导你的内心,这个是标准的外道思想,就是佛号引导你了。你什么思想都不要准备,交给佛号就好,那你跟上帝思想完全一样。

佛法是由理观带动事修,是你心态准备好了去念佛,这个叫作净土法门,是你的心在引导佛号,不是佛号在引导你。如果佛号可以引导我们的心这个观念成立,那应该每个人都往生。为什么有些人念佛没往生,有些人念佛往生?那佛陀不是偏心吗?这样就不合乎因缘观。就是说你的心态准备到什么水平,阿弥陀佛就给你什么功德,这才合乎感应道交。

月亮是公平的,你准备的是一个脸盆,阿弥陀佛就在脸盆里面,出现脸盆的光明给你;你是一个大海,阿弥陀佛就在大海里面,现出他的光明,叫作千江有水千江月。所以你的心态准备到什么程度,阿弥陀佛就给你什么功德。你发了菩提心,这个佛号叫作乘,超越生死,往生净土,乃至于圆成佛道,你给佛号一个强大的引导力。

第十个,“譬如大云”。这个是最后的究竟功德。

大云,它有两种功德:第一个,变现多种形相,菩萨的普门示现。这个普门示现指的是菩萨的善巧,他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到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第二个,他有大悲心,普润一切众生,因为这个云,它含有水,慈悲的水。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来念这句佛号,到了净土以后,我们的佛号还会继续产生作用,因为你一开始在念佛号的时候,你的布局就是成佛,所以这个无量。这句佛号到那个地方还没有停止,继续引导你,让你成就普门示现,成就大悲心,普润众生,直接到成佛为止。

所以你念这句佛号,你发的是菩提心,不是带你到净土而已,能量还没有释放完,它会不断地引导你亲近十方诸佛,让你快速地成就无量的三昧,无量的波罗蜜,让你成就万德庄严的佛陀,这个佛号才停止下来,因为你一开始给佛号的,就是这个力量。有些人这句佛号把你带到天上,这句佛号的力量就消失掉了,因为你一开始给它的就是这种力量。

所以我们要给每一句佛号一个圆满的力量,因为你要求生净土还要圆成佛道。这时阿弥陀佛的佛号在你的心中种下去,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它不是带你到净土而已,它会在你的成佛之道产生很大的加持力。所以诸位!你要注意你的因地。因地对我们的生命会产生很大的牵引的力量,是这个意思。

丁三、劝修

我们看最后省庵大师的总结。

请合掌。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惟愿大众, , 愍我愚诚, , 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